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淺談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的多元化與英語教學

淺談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的多元化與英語教學

淺談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的多元化與英語教學

 導語: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英語已成為多元文化的載體。面對跨文化交際的需要,英語語言文化教育成為高校英語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論文關鍵詞:文化內涵、多元化、英語教學

  論文摘要: 從跨文化交際視域和語言運用的層面上詮釋文化在英語語言使用中所蘊涵的多樣性、內在豐富性以及該語言與其所承載的文化間密不可分的聯系是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要求。可為多元文化區域內如何學習吸納異域語言,借鑒、融合異域文化進行跨文化交際提供壹個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新的理論研究空間。

  壹、語言與文化

 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承,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特殊載體,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響和制約著語言交際的過程和效果。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可以表達客體的概念意義;此外,作為文化的載體,還蘊涵著該語言的民族文化含義和文化心理。

  二、英語與英語文化

 人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主要通過閱讀了解對象國的社會風貌,文化風俗,而閱讀材料多出自壹兩個母語國。於是有些人就認定“英語這種語言和某壹兩個使用英語的國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壹種錯覺,因為這種理論不能充分解釋英語作為跨文化交際的媒介的作用。這些人所說的“語言既不是抽象的‘人類語言’,也不是微觀到個人的‘言語’,而是指壹個國家、壹個地區、壹個部族的語言。”因此,似乎可得出這樣的推論——英國文化即英語文化。但這種錯覺是由於混淆文化離不開語言,與壹定的文化離不開某壹具體的語言之間的界限而產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語種與文化之間劃等號。因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語文化)壹詞包含甚廣。

  三、多元的英語文化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廣義的英語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內容可以涵指:

 (1)英國文化;

 (2)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文化,即狹義的英語文化,如美國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蘭文化,澳大利亞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區部分國家的文化;

 (3)以英語為傳播媒介的非英語、非西方文化;

 (4)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文化內容。

 毋庸置疑,英語運載著英美文化。作為以英美為代表的母語國家的語言,英語承載主流社會的文化,同時也擔當非主流的、非英語移民社團與主流社會的交際媒介。如果英語不具備跨文化運載能力,身居於紐約市約25萬的華人是無法同美國主流社會交流的(當然他們的交流是通過那些懂英語的移民來進行的)。由此看來,英語是英美文化的載體,推而廣之英語是西方文化的載體,同時英語也是外來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載體。另外,作為外語型國家(如中國)的國際交流語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該國的政府的政治立場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國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載體)。

  四、英語與各國的文化之間的關系

 作為國際交流語言的英語與各國的文化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可以用變化著的對抗融合關系來概括。世界語言——英語正作為母語國家和第二語言型國家的內部語言而被使用,同時,還作為英語國家與非英語國家,非英語國家與非英語國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廣泛使用。在使用中,英語本身固載著的西方人的邏輯和傳統與該地的使用者的母語邏輯和民族傳統規範不斷產生“碰撞”,即所謂的英語與該國文化的對抗;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環境的適應,某些英語本身固載著的東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該國文化環境下留存下來,即所謂的英語與該國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區域內,時時都在進行著學習吸納異域語言,借鑒、融合異域文化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

  五、英語語言文化內涵的多元化與英語教學

 英語語言文化教育是外語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壹個重要內容,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英語的能力,英語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英語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的關系,教學過程中,既要註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又要充分重視文化教學。大學英語教學中揭示英語語言文化內涵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

 “作為世界語言,英語的文化內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東方文化要素;既有基督教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x教的元素。” 由此可見,英語語言教學中要充分考慮英語語言文化的多元化對英語教學過程及效果的影響。因此,教育者應註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壹)創設立體化教學環境,避免與當地文化對抗,真正實現語言和文化的協調

 英語語言文化教學要創設立體化教學環境,是指把語言文化教學的三維即學習者、學習者將來使用語言的目的環境及學習者當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有機地統壹起來,構成立體的課堂結構。以中國的英語教學為例,“英語基本是中國人教,中國人學,在中國用”。在此環境中,“中國文化始終占支配地位,異域文化的輸入只能起補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壹種語言壹旦成為國際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壹種文化規約。” 也就是說為了用英語跟菲律賓人做生意,中國人並不需要學習欣賞英國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發標準的英國音。近年由於英語文化教學意識的加強,教師在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壹味的強調異域文化的某些規約,強調片面的語言和文化的協調。殊不知他們忽視了學習者當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其結果是“語言似乎純粹了,但協調被破壞了,因為犯了與當地文化對抗的錯誤。” 所以,切不可忘記英語運載著的中國文化。

 (二)正確理解學校課程的作用

 對於少數將要從事與異域文化密切相關的工作的人來說,了解對象國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這樣學校的課程也只能起到指導作用,正如我們在上面提到的教學中只顧遵循課本內容(英語的文化規約),不能正確做到因時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語事件發生的現實環境即學習者當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來決定材料的選擇,來確定言語的.適宜度),那麽教學中的某些行為將導致文化誤導現象的產生。因此,要正確理解學校課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誇大其作用。“要了解異國文化的全貌並能在實踐中適應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壹段時間不可”。

 (三)補充教學力量,聘請母語使用者任教

 為了補充教學力量,我們請了很多母語使用者來教書。他們應該清楚的意識到英語是多元文化的載體。來中國任教的人應該接受過必要的訓練,對在這壹異域文化(中國文化)中“交流時可能遇到的文化歧異有必要的思想準備,這樣他們便不會因為聽到壹個不順耳的招呼而變得憤怒,不會因為對方的自謙自貶而大惑不解。” 師生必須認識到 “學生的文化環境是文化課的起點,對象國的文化環境是終點”。只有起點確定了,師生才能最終順利達到終點。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學習之初教師便壹味地將對象國的文化環境強加給學生(將終點作為了起點)。“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了解學生的文化環境要比讓學生了解教師將把他們引進的文化環境更重要。” 而在現實的教學實踐當中,外籍教師若對學生所在的文化環境壹無所知,僅把對象國的文化規約呈現在課堂上,不顧冒著與該國文化產生對抗的風險,讓學生模仿並接受,可想而知將會受到怎樣的教學效果。某些學生會拒絕接受。即使學生對於某些課堂環境下設定場景中的文化規約進行模仿並接受,教師也不能為他們展示可能使用該規約的所有生活環節,學生的“自我表現仍有許多空擋”。這是由於學生們仍然生活在自己母語的眾多文化規約當中,外教在課堂上呈現的僅是異域文化的示範和點綴。所以針對英語文化多元化的特點,我們需要的是這樣的外籍教師:在經過學習和訓練之後,當他們面對中國學生時,只需稍加幫助,他們便“能在兩種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教學中做到遊刃有余,來去自如。在尊重並適應學生母語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接受並吸納異域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文化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比苛求幾十個學生去適應老師要容易得多。

 在世界範圍內,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相互接觸交流形成了壹個多元文化格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英語已成為多元文化的載體。面對跨文化交際的需要,英語語言文化教育成為高校英語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明確英語是多元文化的載體這壹事實,從跨文化交際視野中研究英語語言與其所承載的文化之間的關系。這無疑將對原有的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理念和方法提出挑戰。從而為多元文化區域如何學習吸納異域語言,借鑒、融合異域文化進行跨文化交際提供壹個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新理論研究空間。

  參考文獻:

 [1]顏治強。世界英語概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陳原。社會語言學[M]。學林出版社,1983。

 [3]張正東。外語立體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M]。科學出版社,1999。

 [4]王薔。英語教師行動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

  • 上一篇:天空之城鋼琴譜
  • 下一篇:汪峰前妻康作如長什麽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