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關於清明手抄報內容

關於清明手抄報內容

關於清明手抄報內容有:踏青的風俗、掃墓祭祖的風俗、插柳的風俗、放風箏的風俗、蕩秋千的風俗等。

1、踏青的風俗

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壹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壹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2、掃墓祭祖的風俗

中國歷史,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風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風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壹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3、插柳的風俗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風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俗,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壹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風俗後傳入民間。

4、放風箏的風俗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壹。傳說,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紮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壹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5、蕩秋千的風俗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傳秋千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秋千最初是用壹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 上一篇:光纖直放站輸入值是多上
  • 下一篇:延邊教育出版社延邊大學出版社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