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莫紮特效應胎教音樂

莫紮特效應胎教音樂

記得在備孕時,看了好些胎教書籍,其中大都提到胎教音樂,特別是 “莫紮特效應”胎教曲。網上搜索胎教音樂,搜索結果如“莫紮特讓妳更聰明”、“聽莫紮特胎教樂,寶寶聽了智商絕對高”、“莫紮特效應:胎教音樂”等等更是壹大堆。我本來也喜歡聽器樂類音樂,家裏各種樂器的CD也不少。但因聽說莫紮特音樂有奇效,為此,我還特意買了莫紮特·交響樂和胎教音樂。

01

莫紮特音樂真的能提高孩子智商嗎?

在倫敦產科醫院進行的壹項實驗中,莫紮特的奏鳴曲似乎特別能安撫胎兒,穩定胎兒小小的心臟。維瓦爾迪的音樂也是如此,但貝多芬、勃拉姆斯和搖滾音樂的狂暴片段使胎兒難以入眠。這可能是因為莫紮特與維瓦爾迪的音樂節奏為每分鐘55~70次,就像媽媽在休息時的心跳壹樣。壹些神經學家認為,莫紮特的音樂片段每隔20~30秒就有規律地重復壹遍,這能夠引發大腦強烈的反應,因為睡眠模式也遵循30秒的周期。但這僅能證明“莫紮特效應”的主要作用是“舒緩”,並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使嬰兒變得聰明。

在1993年做的壹項實驗中,有36名大學生自願參與了測試:被測試者被分成了3組,第壹組播放了10分鐘莫紮特音樂,第二組播放了10分鐘輕松的器樂曲,第三組安靜的坐著,沒有聽任何音樂。10分鐘後,測試者選取斯坦福“比奈量表”中的部分考題對被測試者進行測試。最後,測試結果為第壹組其成績好於第二組和第三組。研究者得出結論,莫紮特的音樂似乎引起了大腦的變化,使神經聯結得到“預熱”,從而促進了思維。但是這種只聽了10分鐘的音樂,被廣泛宣傳為“莫紮特效應”導致的行為進步,卻不能得到重復驗證。看來,莫紮特的音樂並沒有導致真正的能力變化,他只不過促進了壹種喚醒和情緒狀態,使人把註意力集中到了測驗上。

參考文獻:

1、Rauscher,F.H.,Shaw,G.L.,&Ky,K.N.(1993).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Nature,365(6447),611

盡管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所謂” 莫紮特效應” 的存在,但是卻依然有很多人熱衷於這樣壹種說法:只要嬰兒聽壹會兒古典音樂,大腦的神經聯結就能快速形成,並將使其智力終生得益。很快地,佐治亞、田納西和南達科他等州就開始向住院新生兒提供免費光盤。但是,關於莫紮特效應對嬰兒影響的研究還根本沒有人做過,壹項對學齡兒童的實驗也沒有得出僅僅聽音樂就能促進智力進步的結論。

研究顯示,要想讓心理測驗分數持續增長,幹預措施必須是長期的,必須讓兒童積極參與。格倫·謝倫伯格(Glenn Schellenberg,2004)想查明音樂課程能否促進智力發展。接受音樂課程訓練的兒童,必須正規地投入練習,集中註意力,讀樂譜,熟記樂句樂段,分析樂曲結構,掌握演奏技巧。這些經驗可能有助於認知加工,尤其是在兒童期,各腦區正在形成對應機能,對環境影響有很高的可塑性和敏感性。謝倫伯格招募了132名年齡剛夠接受音樂課程訓練的六歲兒童。先對這些兒童實施智力測驗和 社會 性成熟度測驗,以便考察音樂課研究對發展的哪壹方面起作隨機分配到四種實驗條件下:其中兩組是音樂組,壹組上鋼琴課;第三組上戲劇課,目的是查明智力進步是否只在音樂經驗條件下發生;第四組是不上課的控制組,第二年在給他們上音樂課。音樂和戲劇課教學都在著名的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進行,把兒童分成小組,由專業教師上課。經過36周的課程之後,對兒童的智力和 社會 性成熟度再次施測。

結果發現,四組兒童的智力測驗成績都有進步,可能是因為這些兒童剛上小學,入學學習壹般能促進智力測驗分數的進步。 但是兩個音樂組的分數都高於戲劇組和不上課組 。他們的領先雖然不多,但範圍涉及幾方面的心理能力,如言語技能,空間技能,思維速度等。在 社會 性成熟度方面,只有戲劇組有進步。

看來,主動、持續的音樂經驗能夠導致6歲兒童智力的小幅增長 ,增長超過可比較的戲劇課程。但是其他豐富多彩的活動, 如閱讀、科學、數學、下棋等,也會帶來類似的好處。 所有這些活動都要求兒童投入比莫紮特奏鳴曲多得多的時間和努力。可是即使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唱片公司卻還在出售這樣的光盤,標題不壹而足,像“讓莫紮特給妳的大腦調音”,“音樂促進學習”,“新生兒聽莫紮特:燦爛的開端“等等。

接受了幾十周音樂課訓練的兒童,他們的智力成績比接受戲劇訓練的兒童和沒有接受訓練的兒童取得的進步更大。

參考文獻:

美勞拉 E 伯克(Laura E Berk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

02

科學證明:音樂、數學、下棋對大腦有好處

為了弄清音樂到底對大腦有什麽好處,有科學家采用了核磁***振成像和中子放射掃描等手段,對人體大腦進行了實時檢測,以了解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其研究過程如下:

數學

人們在處理壹些事情時,大腦連著腦成像儀器,當閱讀或者做數學題時,大腦中只有某壹個區域會被激活,通過電腦屏幕可以實時看到。

音樂

器樂者在彈奏音樂時,整個大腦多個區域被喚醒,相當於進行了壹次全身運動,大腦內每個細胞幾乎都被喚醒和激活,這裏包括運動、視覺和聽覺的大腦皮層。

下棋

棋類是壹項智力運動,每壹手棋都要經過大量的計算和判斷後才能落子,孩子需要高度的集中註意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是下棋,但用腦卻有不同:下圍棋時右腦活動占優勢,下國際象棋時則多用左腦。

2002年,張達人教授等與美國有關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中國科大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分院分別完成了下圍棋和國際象棋時的腦功能核磁成像實驗,對兩者的腦活動情況進行了分析與比較。研究發現:下圍棋時,位於大腦額葉、頂葉、枕葉、後額葉的多個腦區被激活,而且右側頂葉的激活強度高於左側,顯示出右腦優勢。下國際象棋時,“出力”更多的只是左側頂葉。這提示,圍棋可能更多地涉及到我們尚不理解、為人類特有的腦機制—全局性的信息統籌與加工能力。

盡管音樂對孩子的智力有明顯的好處,但並不會對所有人都產生作用。 受先天因素的影響,有少數人對音樂的愉悅感位於最高端,能從音樂中獲得常人無法企及的愉悅情緒體驗,但也有少數人不能從音樂中獲得愉悅。如果妳的孩子不能從音樂中獲得任何快樂,那麽可以試試 閱讀、科學、數學、下棋和其他能讓他感到快樂的事物, 畢竟,音樂並非是讓大腦變聰明的唯壹途徑。

再有,大家也不要覺著音樂啟蒙就壹定要帶孩子去外面專業的培訓班,其實,我們在家中也可以完成。孩子對家庭環境非常熟悉,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非正式音樂活動的孩子對時間性聲學變化的敏感性更高,有更成熟的聽覺變化,註意力更不容易分散。就拿女兒三木來說:為了鍛煉她的音樂細胞,我買了壹套《法國幼兒音樂啟蒙發聲書》,裏面有莫紮特、管弦樂、銅管樂、搖滾樂。書中通過故事情節將每壹種樂器融入其中,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各種器樂。三木自己每次在觸摸壹個按鈕時就能通過聲音辨別出是哪種樂器。除了音樂發聲書以外,CD、有聲音頻等都可以,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做不同的嘗試。

  • 上一篇:墻紙十大品牌及品牌墻紙圖片大全
  • 下一篇:有哪些評價很高妳卻覺得爛的電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