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豬大腸桿菌病

豬大腸桿菌病

病原本屬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本菌對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強,60℃15min即可死亡,壹般消毒藥均易將其殺死。大腸桿菌有菌體抗原(O)、表面(莢膜或包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種。O抗原在菌體胞壁中,屬多糖、磷脂與蛋白質的復合物,即菌體內毒素,耐熱。抗O血清與菌體抗原可出現高滴度凝集。K抗原存在於菌體表面,多數為包膜物質,有些為菌毛,如K88等。有K抗原的菌體不能被抗O血清凝集,且有抵抗吞噬細胞的能力。可用活菌制備抗血清,以試管或玻片凝集作鑒定。在菌毛抗原中已知有4種對小腸粘膜上皮細胞有固著力,不耐熱、有血凝性,稱為吸著因子。引起仔豬黃痢的大腸桿菌的菌毛,以K88為常見。H抗原為不耐熱的蛋白質,存在於有鞭毛的菌株,與致病性無關。病原性大腸桿菌與腸道內寄居和大量存在的非致病性大腸桿菌,在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和生化反應等無任何差別,但在抗原構造上有所不同。

流行病學豬大腸桿菌病主要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豬水腫病3種。

致病性大腸桿菌主要存在於母豬的腸道、產道及周圍環境中,因此,帶菌母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妊娠母豬可經胎盤直接感染胎兒,也可經乳汁、糞便、汙染水、飼料接觸感染,仔豬黃痢容易發生於0—4日齡的乳豬,往往在同窩仔豬中的發病率達80%以上,病死率高。仔豬白痢多發生於10—30日齡的仔豬,如果壹窩仔豬有壹頭發病,其余仔豬便可同時或相繼發病,病死率較低。仔豬水腫病主要發生於斷奶後1—2周的仔豬,並且病豬絕大多數是生長快而肥壯的仔豬,發病率低,病死率高達90%以上。本病壹年四季均可發生,夏季和冬季多發,春秋幹燥季節少發。壹些大型集約化養殖場,飼養密度過大,通風換氣不良,衛生和消毒不徹底,是加速本病流行的不容忽視的主要因素。

臨床癥狀由於豬的生長期和病菌血清型的差異,由豬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可分為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豬水腫病。

1仔豬黃痢

出生仔豬的壹種急性、致死性疾病,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於0—4日齡的仔豬,新生仔豬可在出生2—3小時後發生,可影響單個或整窩仔豬,排出黃色漿狀稀糞,內含凝乳塊,嚴重時仔豬可能嘔吐,並伴發脫水癥狀,腹肌松弛、無力、遲鈍、眼睛無光、精神抑郁,體重下降、不久仔豬死亡。

2仔豬白痢

多發於3—4周齡的仔豬,病豬突然腹瀉,糞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且腥臭、黏膩。病程2—3日,長的達1周以上,病死率低,壹般都能自行康復,但發病仔豬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3仔豬水腫

病豬突然發病,精神沈郁,結膜充血、眼瞼、臉部、齒齦,有時波及頸部和腹部皮下出現明顯的水腫。體溫無明顯變化,心跳急速,呼吸初快而淺,後來慢而深。神經癥狀明顯,表現為肌肉顫抖、陣發性抽搐,盲目運動或轉圈,站立時背部拱起,發抖,前肢如發生麻痹,則站立不穩,至後軀麻痹,不能站立,四肢劃動作遊泳狀。

剖檢變化1仔豬黃痢

屍體嚴重脫水,皮下常有水腫,腸道膨脹,有多量黃色液狀內容物和氣體。胃大彎部靜脈梗死,局部小腸壁充血,小腸擴張。腸系膜淋巴結有彌漫性小出血點,肝、腎有凝固性小壞死竈。同壹窩仔豬發病率達90%,病死率可高達90%以上。

2仔豬白痢

剖檢變化:屍體外白發白,消瘦,被毛粗亂,有脫水現象,腸粘膜有卡他性炎癥變化,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3仔豬水腫

主要為水腫,胃壁及腸系膜水腫為明顯。全身淋巴結水腫,並不同程度充血和出血,水腫液壹般為漿液性,有時在粘膜附近有血染。如果水腫嚴重,病變可延伸到基底部的黏膜下層。

診斷方法實驗室診斷

可取黃痢和白痢病豬的小腸前段,用無菌鹽水沖洗後刮取黏膜,或取水腫病病豬腸系膜淋巴結,接種麥康凱培養基後,37度培養18—24小時,挑取紅色菌落作進壹步培養和生化試驗,並用大腸桿菌因子血清鑒定血清型。

預防措施應改善母豬的飼料質量,使母豬膘情良好。臨產前壹個月接種大腸桿菌k88、k99進行免疫。臨產前7天將母豬清洗消毒後在上經過消毒的產床。即將分娩的母豬,應把乳房和陰部再次清洗消毒,擠出少許乳汁,加強產房保暖,應在22度左右,母豬分娩後1周,建議在飼料內添加抗生素(四環素、壯觀黴素等)

保持仔豬足夠的環境溫度(1—3日齡適宜溫度32—35度、4—7日齡適宜溫度30—32度、8—15日齡適宜溫度28—30度、15—28日齡適宜溫度26—28度),產房內的良好環境有利於減少仔豬與大腸桿菌的接觸,在壹定程度上,可通過仔豬自身防禦體系得以控制,同時註意適時通風換氣,應根據仔豬的生長發育特點,及時補鐵補硒,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限度的降低仔豬的發病率。

仔豬出生後應口服慶大黴素,可預防大腸桿菌病的發生。仔豬出生後4小時內應吃到初乳,由此獲得免疫力。產房內部的消毒至關重要,每周至少兩次,每次更換壹種消毒藥物。

應經常檢查母豬的泌乳狀況和仔豬吃奶情況,發現缺奶或乳房炎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催奶治療。對采食量小,體況瘦的母豬應增加飼餵次數,提高母豬的泌乳能力,減少因母豬缺奶而造成仔豬黃、白痢的發生,降低損失。

對豬群要進行檢疫,以控制不同大腸桿菌致病型和其他感染菌引入豬群。未接觸過大腸桿菌菌毛抗原的豬群對此無任何免疫力。產房要徹底清潔,避免豬群中窩間感染,仔豬免疫或治療時,要求每頭豬壹個針頭。對每批妊娠母豬實行全進全出,產房嚴格消毒可減少環境中大腸桿菌的繁殖。

斷奶仔豬應做到盡量減少環境或其他形式的應激,如混群、寒冷、運輸、飼料、轉入新圈舍等。

預防仔豬黃痢,可對妊娠母豬於產前6周和2周進行兩次疫苗免疫,而預防仔豬白痢和豬水腫病,可在仔豬出生後接種大腸桿菌腹瀉基因工程多價苗或滅活苗。

藥物治療根據不同地區做藥敏實驗,可選以下治療方案:

(1)對發病的仔豬應加強補液,可口服補液鹽或電解質,溫開水灌服,每天三次。也可腹腔註射葡萄糖氯化鈉,減少因脫水而造成仔豬迅速死亡。

(2)可肌註恩諾沙星,遵醫囑,大劑量註射,仔豬容易發生神經癥狀,造成過敏死亡。

(3)可口服楊樹花或雙黃連等藥物,對仔豬黃白痢效果顯著。

(4)仔豬白痢,可肌註鏈黴素+乙酰甲喹,經藥敏實驗,效果顯著。

(5)肌註頭孢賽呋或乳酸環丙沙星類藥物,久治不愈者,可肌註幹擾素類。

(6)治療經2—3天不愈者,必須更換治療藥物,否則仔豬容易產生耐藥性。

(7)必須通過給母豬用藥對患病仔豬進行治療,必須挑選能到達小腸腔的藥物,如頭孢菌素、阿莫西林等,如果是群體問題,壹定要做藥敏實驗。

  • 上一篇:豬大腸桿菌病癥狀及防治措施
  • 下一篇:吃了隆力奇純蛇粉膠囊,臉上起了好多白色膿頭的痘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