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小學壹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範文

小學壹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範文

#壹年級# 導語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在寫作上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教師將平時教學中的壹些經驗或研究進行了總結,並綜合運用綜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壹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範文》,希望幫助到您。

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摘要: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拓展其視野, 提高其綜合素質, 文章就小學壹年級語文閱讀習慣的養成進行了探究, 提出了具體的閱讀教學策略, 包括激發閱讀興趣, 培養閱讀習慣, 提升閱讀質量。

關鍵詞:小學壹年級; 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

興趣是人前進的動力, 對於壹年級的小學生來說, 他們識字量不多, 讓其獨立閱讀是十分困難的。這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學生對閱讀有了濃厚的興趣時, 其閱讀能力才會得到提升。良好的閱讀氛圍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非常有幫助。

壹、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教學過程中, 引導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興趣是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善於抓住壹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 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升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 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壹個活潑的教學氛圍, 幫助學生迅速進入作品, 更好地理解文字描述的內容, 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例如, 教師在講到人教版壹年級上冊《烏鴉喝水》時, 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小視頻,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壹年級學生營造具有真實畫面感的文章內容, 強化其語文閱讀體驗的同時, 還可以加深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需要合理利用語文課的教學平臺, 壹年級學生的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插圖去想象課文的場景,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也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圖片進行文章的表達和想象, 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閱讀習慣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能讀書。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在小學壹年級的語文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可為其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語文教師的職能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 還要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了, 這時就需要讓學生知道怎麽閱讀, 如何閱讀, 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只有這樣, 閱讀興趣才能壹直保持下去, 對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壹年級的小學生語文閱讀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第壹部分是初讀, 要求學生可以認識並且在漢語拼音的幫助下能夠獨自完成壹篇文章的閱讀。第二部分就是品讀, 要求能夠在無障礙朗讀下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 在閱讀中深入地思考文章的中心內涵, 並仔細揣摩。培養壹年級語文閱讀習慣需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教師在拼音及生字的教學上, 要夯實學生的基礎, 教會學生漢語字典的使用方式, 進而幫助學生完成品讀。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品讀方式, 品讀方式大致分為朗讀和默讀,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安排, 幫助學生克服品讀的障礙。例如,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清晨早起的時候, 選擇朗讀, 通過大聲地朗讀提升自己的發音能力及理解能力, 在新接觸壹篇感興趣的語文讀物時, 可以選擇默讀,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提升閱讀質量

提升壹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質量, 可以從閱讀方法及閱讀量兩方面入手, 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方式, 並且閱讀量要適當, 堅持學生的主體性來提升其閱讀的質量。

壹方面, 教師要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獨立閱讀前, 提出相關問題, 這個問題的作用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促進學生主動思考, 激發學生的探索欲, 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方向,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將答案告訴學生, 而是讓學生獨自尋找答案, 教師最後進行總結, 讓學生自由提問, 由教師進行解答, 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另壹方面, 為學生合理安排閱讀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逐漸增加閱讀量, 對於壹年級的小學生來說, 由於漢字的積累量及理解能力有限, 閱讀內容以短小精悍為宜, 內容簡單易懂, 可以插入大量圖畫來保證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條件為其制定相關的閱讀計劃, 定時向學生推薦符合學生的課外讀物, 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 教師可以指導家長與學生***同閱讀, 每天保證壹定的閱讀量,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幫助學生養成壹定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隨著國家教育的不斷完善, 人們對閱讀也越來越重視起來, 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小學階段正是人生起步期, 從小學壹年級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 但是小學壹年級的學生不能獨立完成閱讀這件事情, 此時, 需要學校和家庭進行有效的引導, 使其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而為其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淺談小學生漢語拼音學習的障礙和對策

 摘要: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壹年級新生來說更是他們識字寫字、閱讀的基礎。可是縱觀學生的拼音學習情況卻不盡人如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這不少問題。形成學生學習障礙的原因是什麽?老師教學時應該采取怎樣的對策呢?

關鍵詞:漢語拼音障礙對策

漢語拼音對壹年級新生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們進入學校後學習時間最長(約壹個半月時間)的內容,是他們識字的壹塊“敲門磚”,閱讀的壹把“金鑰匙”。筆者在長期低段語文中,發現壹年級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時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學生讀聲調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調值不到位,如上聲的特點是音高最低,音長最長,而有些學生卻讀得音長較短,讀成比較高的調子。

2.平舌音、翹舌音的讀法混淆,前後鼻音分辨不清,導致讀不到位、不準確。

3.學生對形近的聲母、韻母分辨力低,如b和d,t和f,p和q,ei和ie,iu和ui。

4.部分整體認讀音節掌握有困難,如yuan、yue、yun、ye等當作壹般音節來拼讀。

5.學習j、q、x與u相拼省寫u上兩點的拼音規則後,學生幹脆把n、l與u相拼也省去u上兩點。

6.拼讀韻母是ian的音節有困難,相拼時往往把介音去掉,直接與an拼,如l──i──an,學生錯誤地拼成lan。

7.韻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聲母進行拼寫的時候,應寫成iu、ui、un,而很多學生卻仍把中間的字母拼寫上去。再如以“i”開頭的韻母,如拼寫時前面沒有聲母,應把“i”大寫,如“業”應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類:

1.方言環境的影響

寧波屬於“吳方言區”,學生平時在家庭、社會上聽到的都是地道的“石骨鐵硬的寧波話”,在這樣的方言環境中生活,天長日久,其聽覺神經就會對這種方言的感知比較熟悉和固定,如果要學習普通話的正確發音,其聽覺神經則往往顯得反應遲鈍,不能準確地分辨出讀音。這也就是學生雖然在反復聽老師發音,但仍然發不準的原因之壹。

2.拼音自身的影響

此類障礙主要有:

(1)漢語拼音是壹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它難讀、難記、易混淆、易忘卻。壹年級新生要在約壹個半月時間裏學會聲母、韻母、聲調,既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讀準音調,拼讀又要壹定的速度,對他們來說有壹定的難度。

(2)發音部位,如“軟腭”、“硬腭”、“齒齦”等名詞術語比較深奧,對於初入學校的小學生來說,實在難以理解。而有些發音部位學生又不易觀察到,造成發音不準確。

(3)形近的聲母、韻母比較多,給學生分辨帶來了壹定的困難。如b、d、p和q這四個聲母,僅因半圓位置不同而導致發音不同,而半圓的位置與聲母本音之間又沒有本質聯系,給學生識記造成壹些困難。

(4)為什麽把yuan、yue、yun、ye等16個音節稱為“整體認讀音節”?這樣編排到底有什麽規律呢?這些對小學生來說都過於抽象和深奧,令他們難以理解,只能靠死記硬背,影響了記憶效果。

3.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影響

由於小學生是“直嗓子”,氣息調控不夠靈活,從而造成聲調把握不準。而且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不夠精細,容易出現對形近的聲母、韻母分辨力低以及拼讀時丟掉介母的情況。學生拼寫困難也與視覺記憶缺陷有關,造成在記住單個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時有困難,常把詞中字母的次序顛倒,如把“hui”拼成“hiu”,把“tou”拼成“tuo”.

4.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

有些教師自身普通話就不準,發音沒到位,當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時以機械識記字母、教師示範發音、學生跟讀為主,教學手段單調,壹本書講到底,這對壹年級小學生來說簡直是煎熬,影響了他的聽課註意力,這真是“學生學得被動,教師教得無奈”。

那麽,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對策來提高拼音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壹、抓心理,寓教於樂,激發學習興趣

據研究資料表明,小學生註意的穩定性7—10歲兒童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註意力不能持久,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上課時采取各種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學生的註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學內容上。例如“編壹編兒歌、猜壹猜謎語、做壹做遊戲、演壹演比壹比”等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來來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拼音的積極性。

筆者在教學復韻母“ai、ei、ui”時,設計“快樂大轉盤”、“接力小火車”、“郵遞員送信”這三個遊戲。在教學生讀拼音時我用“接力小火車”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對他們的掌握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並及時矯正發音;接著在學生讀會的情況下,筆者利用拼音卡片讓學生玩“郵遞員送信”的遊戲;在復習鞏固階段則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玩“快樂大轉盤”的遊戲。這樣每當學生註意力要松懈的“關口”,筆者都設計了壹個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刺激學生興致勃勃地學下去,忘記了精神上的疲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這樣學生在歡樂輕松的氣氛中完成拼音教學任務,熟練掌握“ai、ei、ui”三個復韻母的正確發音。

在多年拼音教學中,筆者發現當拼音作為符號單獨存在時,因抽象學生識記存在壹定的困難,可壹旦把拼音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它與學生熟知的生活密切聯系之後,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會學得快快樂樂,記得輕輕松松。例如,在教“zhi chi shi ri”這壹課時,有的學生讀這些整體認讀音節時總是分開拼,糾正幾遍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課後筆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方法:看來壹味用教師範讀、學生跟讀的方法難免單調枯燥,怪不得學習效果會打折扣。於是我另辟蹊徑,抓住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編了壹個故事:“zh是媽媽,i是他的寶寶。有壹天媽媽帶著寶寶去逛街,寶寶很調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離開媽媽,結果迷路了。寶寶找不到媽媽,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後來在警察叔叔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媽媽,小i緊緊地抱著媽媽說,媽媽,我要永遠和您在壹起,再也不離開您了。”聽了這個故事,學生們都知道整體認讀音節不能分開拼,然後舉壹反三,自然記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整體認讀音節表的最後九個音節(yi 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讀起來沒有什麽規律,許多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今天好不容易記住了,默寫正確了,可過了壹段時間又把“知識還給了老師”,這種情況讓筆者頭痛不已。後來我試著把音節順序改變並加上聲調,突然驚喜地發現它可以變成壹句有趣的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即“因壹夜雨,無圓月雲影”。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我特意搜索到壹幅與此句相配的圖片,問學生:“圖片上畫的是什麽?”學生回答:“地上濕漉漉的,好像下過雨,夜空漆黑,連月亮和雲朵都沒有。”於是我趁機出示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讓學生拼讀記憶。就這樣,通過“看看——拼拼——讀讀——背背”這幾個環節,學生輕松記住所編的這句話,自然就牢牢記住那9個整體認讀音節。由此可見,教師根據拼音教學的需要,合理地將有關內容滲透在故事情節之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巧妙地化難為易,激發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從而強化拼音教學。

二、巧放手,引導參與,讓課堂動起來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願望,強調學生要喜歡學習,有興趣學習,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拼音教學中,教師要敢於放手,善於引導、挖掘,孩子們的表現欲就會得到完美的體現。拼音字母中形近的比較多,如f—tb—dp—qn—ml—i—j等。為了讓學生分清這些字母,記準記牢,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觀察字母形狀自己編歌訣來輔助記憶。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智慧的火花四濺,例如:“傘柄朝上fff,傘柄朝下ttt,壹扇小門nnn,兩扇小門mmm,壹根小棍lll,小棍帶點iii,i帶尾巴jjj。”這樣就賦予字母以意義,使抽象的符號化為具體的語言,分清了並記牢容易混淆的字母。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過程中給了學生展示的機會,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低年級小學生特別活潑好動,針對這壹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肢體、手勢或課堂上的實物進行“手舞足蹈”,充分讓他們展示自我。筆者在教學拼音時就啟發學生自己編“漢語拼音手指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食指和大拇指圍成壹個圓形表示“o”;用蜷曲食指和彎曲大拇指表示“e”……在教學“b—dp—q”這兩對最容易混淆的形近聲母時,筆者讓學生動動腦筋,怎樣用手指來區分它們的不同,從而幫助自己記憶?沒想到學生的小小的腦袋裏竟然閃現著那麽多智慧的火花,小小的軀體裏竟然蘊藏著那麽豐富的表現力!他們用食指和大拇指圍成壹個圓形,與左右手掌配合,根據的圓形的不同位置表示“bdpq”。這些活動既使學生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使學生學得輕松愉悅,從而提高了拼音教學的效率。

三、教方法,舉壹反三,培養拼讀能力

拼音教學以掌握音節為重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註意教學生掌握聲韻成音的規律,熟練掌握拼音的方法,從而達到掌握學法、舉壹反三的目的。整體的音節是由聲韻母這些零件組成的,因此,既要從整體的音節入手,又要進行零件的分析與教授,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囫圇吞棗,死記硬背。課文中最早出現音節拼讀的是第3課“ba”,因此這壹課也可以稱為“拼讀音節起始課”。筆者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生看懂拼音方法圖(小姑娘在推卡片),最後演示聲母“b”和單韻母“a”兩音相碰成壹個音節“ba”,接著聽老師範讀,感悟兩拼音音節拼音方法“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壹碰”,然後讓學生練習拼讀,體會拼讀方法。教三拼音節時,采用“三拼音,要記牢,中間介音別丟掉”的歌訣引路方法,就能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同時教師要巧妙合理地應用課本,新課程教材圖文並茂,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在壹起。教師要充分利用圖畫教學生掌握拼音要領,采用連讀、對比類推掌握直呼技巧,加快拼讀速度,提高拼音效率。同時結合教材中出現的短語、句子和兒歌的拼讀練習,形成拼讀音節的能力。

四、創氛圍,鞏固應用,提高拼寫能力

通過壹個月左右時間學習拼音並不能立竿見影,必須經常練習,長期鞏固。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壹個拼音學習的大環境。可以引導學生拼拼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拼壹拼同學家人的姓名等。平時要鼓勵學生課余多讀註音讀物,每周交流評選“閱讀小標兵”,提高學生的拼音能力,豐富課外知識,積累詞匯。在讀的基礎上,還可以訓練學生拼寫的能力。可以指導學生每天寫壹、二句話的日記,寫不出的字可用音節代替,寫得好的可以獎勵小紅花。筆者在教學時就要求學生每天讀課外讀物,並讓學生每人準備壹本專門的摘記本,取名叫《采蜜本》,把讀書時遇到精彩字詞句記錄下來;每周寫壹篇看圖作文。這樣,通過閱讀和寫作訓練,既有利於拼音知識的鞏固應用,又讓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還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漢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 上一篇:夢騎士的短片原型
  • 下一篇:小學壹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附教學進度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