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大學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

大學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

 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大學心理健康3000字 畢業 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篇壹

 《發揮心理健康 教育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組成部分。認識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性,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心理健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將兩者結合起來,從而增強德育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壹、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性

 (壹)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的聯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緒、意誌、性格等方面的素質。壹方面,兩者互為條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動規律為依據,思想的發展變化受心理因素影響和制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從受教育者的心理出發,才能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否則就會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時,心理教育也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因為人們在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會將自身的思想政治觀念貫穿其中,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另壹方面,兩者相互影響。任何壹種政治思想品質都是由知、情、意、行四個心理成分構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發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脫離受教育者當時的心理需求。同時,思想是心理的調節中樞,是行動的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人們的心理發展具有壹定的積極促進作用,壹旦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形成,它就對壹個人的整個個性品質起導向作用,促進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結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關系密切,同屬於意識範疇,都是以人腦為器官,以客觀現實為源泉,以實踐活動為橋梁,以感知為基礎的。思想活動是心理活動的高級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礎,思想的發展變化要受心理的影響、制約。而心理活動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對心理起決定作用,心理對思想有反作用,兩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在現實生活中,思想問題與心理問題交織在壹起,許多思想問題的背後有著復雜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來是思想道德問題,究其根源實質卻是心理障礙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絕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從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學生思想意識的形成、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從而進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們的思想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使人們的心理素質得以提升,思想積極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正因為如此,某些心理問題可以通過思想教育的方式來解決,某些思想問題也可以通過心理咨詢來改變。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結合是時代對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國在校大學生的年齡壹般在17壹22歲之間,正處於青年期。這壹時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的時期,是人個性品質形成、身體和智力發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強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黃金時期。由於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信息網絡迅猛發展,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減少,人們的心理負擔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劇。而當代中國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是壹個承載社會、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他們自我定位比較高,成才欲望非常強,但社會閱歷比較淺,心理發展並不成熟,極易出現情緒波動,不可避免地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急需疏導和調節。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開展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

 二、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壹)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很多,它貫穿在整個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中,滲透到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經濟轉型和我國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壹、培養大學生對生活的現實態度,正確處理理想與實現的矛盾。大學生往往對人生懷有美好的憧憬,對未來躊躇滿誌。但壹接觸現實卻發現並非想象的那麽美好時,就容易產生不客觀、不正確的判斷,從而產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現為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缺乏生活熱情和積極性、猜疑他人、孤獨憂郁、生硬固執等狀況。因此,培養大學生對杜會對生活的現實的、科學的態度就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之壹。

 第二、培養大學生耐挫折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我國,能考人大學的學生,往往在中學時期都是學習尖子。但進人大學後,卻發現自己在班裏非常壹般。有的雖然學習非常努力,但成績總是在中下水平。對他們來說,這是很難受的。進人大學的新環境後,遠離父母、家鄉,教學方式、生活環境等都不同於中學,於是壹部分大學生產生了壹些病態反應:對戰勝困難毫無信心、心慌失眠、多慮、有的沈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尋死覓活、自殺輕生。從調查情況看,由於上述原因導致學生產生受挫心理的占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應該把提高學生的耐挫折能力作為對學生尤其是大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三、培養大學生的頑強意誌,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為掌上明珠,考上大學以後更是家中的皇帝。壹些不良的 家庭教育 使他們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如過分依賴、受不得刺激、經不起挫折、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有壹點不順心就覺得天要塌下來、意誌薄弱,承受力差、壹遇到問題就無所適從,容易產生挫折感。孔子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將?勇敢?作為君子?三道?之壹。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同樣要註意培養學生的?勇者不懼?、壹往無前的頑強意誌,使他們能在即將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生活中,不斷增強生存與發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徑

 1.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鳴。

 思想政治教育著眼於國家、社會和民族的整體利益和發展,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遠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其教育方式壹般是主動介入,采用集體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強制灌輸,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體驗,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從感。心理健康教育則著眼於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幫助受教育者認識自我,建立正確的 自我評價 ,使受教育者學會處理個人與自身、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其教育方式壹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采取個別交談和咨詢的方式,幫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構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勢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響。高校學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們需要的是壹種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談方式代替 報告 方式,以談心方式代替訓導方式,學生們就會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當作知心人,並樂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從過去單壹?說教者?角度和立場轉變為兼顧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角度和立場,盡快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學生,對學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誤解和不正確的觀點采取諒解和寬容的態度。尊重學生的價值觀,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價值的權利,以減少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動服從。但是,這並不等於說要對學生的價值觀無原則的接納和包容,當學生的價值觀明顯違背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時候,當學生做出壹個可能給社會、他人或其本人造成嚴重損失和危害的價值選擇的時候,教育者就要對學生進行價值幹預,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持續進行影響,使其思想向社會所要求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鳴,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實現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應,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必須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現實保持壹致。有時面對同壹客觀事實,不同的主體可能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但以下三方面的規律則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所***同存在的:第壹、客觀刺激事件會導致主觀心理反應;第二、負性刺激事件會導致負性心理反應;第三、良性刺激事件會導致良性心理反應。所以說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在本質上是和實際問題密切相連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從人的現實表現入手,分析支配其行為的思想動機,再從思想動機分析產生該思想動機的客觀外界條件,然後去創造和改變客觀外界環境,使之具有產生好的思想動機的外界條件,從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動機。因此,解決實際問題就成為解決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的基礎。對大學生而言,目前面臨的實際問題主要是學習困難、就業困難、社會交往困難、貧困生生活困難等。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就容易使人產生緊張、焦慮、自卑、無價值感、社交恐懼等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長久不能擺脫,就會影響他們業已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解決這些心理和思想問題:壹是要引導受教育者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壹個正確認知;二是要把解決心理和思想問題與解決現實問題很好地結合在壹起。現實問題解決了,就會緩解壓力,穩定情緒,化解矛盾,使學生產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增強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回報國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堅持解決心理、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壹方面教育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困難和問題,盡量用寬容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另壹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設法解決學生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真正解決心理和思想問題。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手段,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強勢作用已經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唐書怡高校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探討[J]時代教育

 [2]楊作新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對策研究[J]高教探索1999.2

 [3]張明成為合格的教師[J]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56-6

 [3]趙景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D]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J]安順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楊世雄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徑探討[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9月

 [6]顏農秋關於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教育[J]探索與爭鳴

 [7]趙展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8.4

大學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篇二

 《大學生 人際交往 障礙原因及改進方法》

 摘要:人際交往的本質是心理適應,相互的心理適應才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如今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學生的主要問題之壹,影響高校大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交流。本文從人際交往的定義,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因素以及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外在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並且提出了解決的方法,以有利於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解決方法;

 人際交往的本質是心理適應,相互的心理適應才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系。而現今,人際交往障礙卻成為當代很多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絆腳石。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在交往過程中,如果順利,大學生便心情舒暢;壹旦交往受挫,便心情郁悶,身心受損,產生各種不良後果。

 青年大學生正處於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事物的感性和理性認識逐漸趨於成熟,已初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但自我意識發展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應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與問題,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的壹些負面因素阻礙了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進而影響學業的順利完成。

 壹、引起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

 (壹)認知引起的交往障礙

 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增多, 經驗 和閱歷逐漸豐富,非常喜歡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膩煩說教。他們渴望成才,自尊心極強。但不能對自我和社會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自我調適能力也很欠缺。因此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過於理想化的追求,缺乏科學的社會認知,容易偏離實際水平,產生主觀偏差或障礙,主要表現有:

 (1)第壹印象效應:是指憑直覺把與人第壹次見面的印象作為對他人的評價,並在日後的交往中占主導印象地位,以此來決定與他人的關系及親密程度。

 (2)暈輪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

 (3)刻板印象:是指對於某壹類人或群體所形成的壹種比較固定、刻板的看法。在角色認知過程中,按照預想的類型賦予習慣性、特征化的評價。這種以個性代替***性、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的做法會阻礙交往的正常進行。這就要求大學生拋棄傳統觀念,結合現代社會狀況及實際情況考察具體人、具體事,以免產生誤解。

 (4)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情感、意誌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壹種認知障礙。假定他人也壹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感受和品質,通俗的說就是?以已推人?、?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往往會帶來對方的排斥與反感。

 (二)社會因素引起的交往障礙

 社會因素主要指家庭、社會環境和學校等因素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應該是全面的教育。但我國的教育制度以應試教育為主,缺乏素質教育,同時家庭教育也以此為導向,這種教育制度影響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首先,在學校層面,中小學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抑制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增強。學校在教育上往往偏重智力因素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意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註重思想政治教育,不註重心理的溝通疏導。其次,高等學校教育普遍重視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而人際交往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由於理論知識的缺乏,嚴重阻礙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三)交往面狹窄,缺少經驗和交談技巧

 第壹,大學交往以寢室為中心。他們多在寢室這種小的交往圈子裏面生活,且滿足於這種現狀,不願主動去接納、開拓外界的精彩生活。交往的狹隘性使很多大學生跟其他非同寢室的同學的關系變得疏遠起來,交往面也越來越狹窄。第二,壹些大學生缺乏交談技巧,不善於拒絕別人的要求,不會說?不?,導致事情不能得到很好解決;說話欠思量,以致造成壹些不必要的誤會。第三,當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教育往往是理論上的教育,缺乏實踐的平臺。高校或因為不重視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實踐的重要性,或因為場地有限,或因為本身和社會上壹些企業、機構的聯系少,很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四)過度依賴網絡引起的交往障礙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大學生首當其沖成為互聯網最頻繁的使用者之壹。網絡的介入,使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也生了壹系列的變化。網絡普及後,許多大學生過分沈溺於網絡交往,參加現實人際交往的時間會逐漸減少,造成熱衷於各種?網事?,對近距離的關系反而疏遠了的情況。特別是家庭的關愛對他們來說更成為壹種束縛和負擔。許多大學生寧願在網吧不分晝夜地上網,也不願意回家探望父母。還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費外,和父母無話可說。親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聯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它需要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維系。網絡的介入可能導致親情的疏離。壹些沈迷於網上交際的大學生,往往因為疏於現實交往,將所有心事都交給了網友,缺乏現實交往的動機,導致其現實人際交往的勇氣與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鍛煉與培養。

 (五)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化

 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物質和 文化 生活的極大豐富,大大減少了社會個體對他人的需求和援助,這種生活態度的轉變也影響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觀念。從人的價值觀角度看,過去那種?重義輕利?的傳統觀念依然是中國社會所弘揚和提倡的,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激烈競爭加劇了人際關系的處理難度。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疏遠、人情的淡漠。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也受社會風氣的影響,現今社會上流行的?金錢至上?、?壹切憑關系?等不良社會風氣也影響著大學生的交往觀。這些都不利於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

 二、逾越人際交往障礙,學會正確與人交往

 大學生要有意識在進入大學壹開始就學習人際交際的技巧,從各個方面鍛煉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問題,不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度過快樂的校園生活,更有助於今後的生活、工作取得成功。

 (1)把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正確的交往原則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壹是平等原則。平等待人是與人和諧交往的前提。與人交往應做到壹視同仁,切忌嫌貧愛富,不能因為家庭、地位、經歷、特長、能力等方面原因而對人另眼相看。平等待人就是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換取別人對自己的平等相待。二是誠信原則。誠信歷來被視為人際交往的的基本準則。誠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應抱著誠心誠意善的動機和態度,相互理解接納和信任,重信用、守信義。三是寬容原則。寬容就是心胸寬廣,大度容人,對非原則性的問題不斤斤計較。寬容對協調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助於擴大交往空間,也有助於消除人際間的緊張和矛盾。四是互助原則。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對增強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著重要的意義。

 (2)學習交往技巧

 大學生不斷調整、改變自己的不當觀念,對人際交往形成壹種積極的準確的認識。為此,在人際交往中應盡可能地做到:

 1.註意儀表、舉止、言談、風度、氣質和行為規範,給對方良好的第壹印象。第壹印象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非常大,具有認識效應、即時效應和長久效應,往往是根據對方的儀表、舉止、言談、風度、氣質等形成的。因此加強自身修養,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出現在交往對象面前是十分重要的。

 2.要把對方放在首位。關註對方的需要、興趣和感受。交往的話題和形式應適合對方的知識範圍和經驗,合乎其心理需要和興趣。要學會傾聽,仔細耐心地傾聽能讓對方感到自己得到了認可,覺得自己有價值,此乃人際交往中的法寶。同時,交談要註意建設性和有效性,大學生有很強的上進心,能從談話中得到壹些收獲和啟發將是壹件很讓人高興的事。

 3.講究語言的藝術性。講究語言的藝術性,要做到會用清楚、準確、簡練、生動的語言表達思想和感情;談話內容不枯燥,能吸引對方;尊重他人意見,避免評論和爭論;即使批評他人,要在肯定之後提出,而且以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為前提。

 4.保持適當距離。人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決定人與人之間是有壹種無形的距離,而且此距離由它適當的限度,距離過近或過遠,都會造成人際關系的不和諧,正所謂?距離產生美?。

 (3)充分實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大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了方法與技巧,但同時還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如果不進行實踐那這壹切都是?紙上談兵?。大學生從入校的第壹天起,要經常與人交往,鍛煉自己使對方開口的本領和尋找相互感興趣話題的本領。還要註意對交往的對象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妳的知心朋友,避免造成心理有失落感。要經常換位思考,體會對方的心理感受,就會理解別人的感情和行為,從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態度。

 綜上所述,我認為克服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需從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開始.學校、家庭社會等因素確實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但這些影響已經發生了,不能改變。大學生只有尋求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實踐來改變人際交往障礙。根據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所做的調查,北京高校中,月生活費不足200元的大學生可視為貧困大學生,不足100元的為特困生。按照這個標準,我不屬於貧困和特困大學生,但我家庭確實很貧困。根據我所看的接近20篇文獻分析,我是有輕度的人際交往障礙,也有 文章 中談到的問題。首先我對人際交往的期望過高,期望交往的都是知心朋友,大家誌同道合,這有些理想化,不利於我的人際交往。因此我要糾正這種想法。其次我生活主要以寢室為中心,在寢室這種小的交往圈子裏面生活。這就造成了我交往面狹窄。解決途徑是我應當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寢室以外的人溝通交流,拓寬交際面。再次,我的人際交往技巧匱乏,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我壹定的多看壹些社交禮儀,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多和有經驗的人交流,努力克服人際交往障礙。

 參考文獻:

 [1].蘭靜,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分析及解決策略.才智,2012(21):第203頁.

 [2].溫永慧,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及人際交往技巧.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7(05):第31-33頁.

 [3].徐曉霞,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心因分析.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04):第60-62頁.

 [4].汪漢榮,龍健飛與王緒朗,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消除對策.經濟師,2005(02):第98-100頁.

 [5].王梅,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矛盾破解與和諧構建.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8(06):第109-111頁.

 [6].何偉與王琳,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因素及解決途徑.中國成人教育,2007(23):第72-73頁.

 [7].董鵬等,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決途徑.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03):第17-22頁.

 [8].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編寫組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0年修訂版[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82,83頁.

 [9].叢茂國,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及自我解決途徑.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1):第112-114頁.

 [10].喻慧,貧困大學生心理壓力和人際交往障礙分析.文教資料,2006(22):第21-22頁.

>>>下壹頁更多精彩的?大 學心 理健 康畢 業論 文?

  • 上一篇:口袋妖怪鉆石全新奧圖鑒(150只PM)分別在哪抓?
  • 下一篇:商業項目招商規劃方案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