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民俗民風

民俗民風

廣西壯族民風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中國學者將之歸類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部分外國學者根據壯語同源詞的情況,將壯語劃入澳泰語系。壯語與同語支的泰國語、老撾語、傣語相似程度相當高。壯語有自己的文字,從中國的唐代(7世紀)就開始在民間使用,漢人稱為古壯字,壯族人自稱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為這種字是用漢字部首組合而成的。但是這種壯字由於使用面不廣,沒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0年代,中國***產黨的政府專家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並於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但這種文字沒有能在壯族地區推廣,但是壯族地區的官員卻昧著良心說這種文字得到了推廣,嚴重違背了黨的實事求是精神,損害了黨的民族政策。但這種文字沒有能在壯族地區推廣,但是壯族地區的官員卻昧著良心說這種文字得到了推廣,嚴重違背了黨的實事求是精神,損害了黨的民族政策。

飲食習慣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壹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壹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溜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壹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桿,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柴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建築風格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墻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壹般有半幹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幹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為兩層。上層壹般為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墻,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壹般幹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開闊,采光也好。壹個寨子壹個群落,整體肜去,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壹體,就像壹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幹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於她們與小夥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幹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服飾風格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壹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壹種草木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男裝與女裝

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鑲嵌壹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著的。而女裝為無領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緄邊,邊條有寬細,壹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內貼布反襯在外,起縫三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緄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緄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掛壹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壹起,走動時發出“沙啦吵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壹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到了現代,壯族的穿著衣式已基本現代化,但老壹輩人,仍普遍以穿藍、黑兩色為主。

奇特的頭飾

未婚女子喜愛長發,留劉海(以此區分婚否),通常把左邊頭發梳繞到右邊(約三七分)用發卡固定,或紮長辮壹條,辮尾紮壹條彩巾,勞作時把發辮盤上頭頂固定。已婚婦女則梳龍鳳髻,將頭發由後向前攏成雞(鳳)臀般的式樣,插上銀制或骨質橫簪。現在裹青紗白帕的已少見,多用黑帕或花帕頭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婦女,且喜歡戴繡花勒額,冬季婦女多戴黑色絨線帽,帽邊花式因年齡而異。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壹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松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三寸寬的繡花布條縫制成的無頂遮額帽。古籍中記載壯俗“露頂跣足”、“布帛勒額(束額)”,在童帽上獲得再現,這種遮額帽既能保護頭部也是壹種裝飾品。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三尺,寬二尺四寸,中繡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繡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壹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繡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壹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松緊。

禮儀介紹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壹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壹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壹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壹人,***吃壹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汙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禁忌內容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壹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壹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鬥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鬥笠、帽子。火塘、竈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竈臺。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壹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壹個名字,送嬰兒壹套衣服。壹只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幹爹、幹媽。

文化藝術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壹帶稱為“歡”,左江壹帶稱為“詩”,桂北壹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壹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壹年種壹造(即壹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別是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 此外,神靈崇拜 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布洛陀"是壯語的譯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裏的頭人"、"山裏的老人"或 "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壹。

《布洛陀經詩》是摩教(MOZ)(壯族巫教)的經文,它唱誦壯族祖神布洛陀創造天地萬物,規範人間倫理道德,啟迪人們祈禱還願消災祛邪,追求幸福生活。這部經詩貫穿著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識。《布洛陀經詩》各篇都可以獨立成篇。因其相當多的內容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可以說是壯族的創世史詩;因其唱詞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時喃唱的,故又可以說是壯族宗教文學。

《布洛陀》以詩的語言和形式,生動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陽、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過程,告訴人們天地日月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各種農作物和牲畜的來歷,以及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等。這部史詩滿腔熱情地歌頌了壯族祖先布洛陀這個半神半人的祖先創造人類自然的偉大功績,全詩長達萬行,自古以來以口頭方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右江、紅水河流域和雲南文山壹帶傳承。

《布洛陀經詩》的內容從性質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創世神話、倫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學術價值是多方面的。《布洛陀》的內容包括布洛陀創造天地、造人、造萬物、造土皇帝、造文字歷書和造倫理道德六個方面,反映了人類從茹毛飲血的蒙昧時代走向農耕時代的歷史,以及壯族先民氏族部落社會的情況。

歷史人物

每壹個民族在其歷史的長河中,都湧現出許多偉大或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人物.“壹種文明所產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類型, 正好顯示出該文明的本質和個性, 也即顯示出該文明的靈魂 “。(1)壯族也不例外。因而壯族傑出歷史人物向來層出不窮,不斷湧現出:布洛陀(壯族人文始祖),羅誠(戎成王),梁奉(鎮南王),潘長安(安南王),黃少卿, 阿儂(儂智高生母,“婭王”),儂智高(曾建“大歷國“,“南天國“),瓦氏夫人(抗倭英雄),鄭獻甫(清代學者),盧燾(黔軍總司令兼貴州省長),韋拔群(中國現代農民運動領袖),陸榮廷(1859-1928,舊桂系軍閥),韋國清(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甘苦(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黃現璠( 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覃應機,黃榮,體操王子李寧等等傑出歷史人物,可謂史不絕書。

[編輯本段]

節日慶祝

壯族是多節日的民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其中,春節、“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壯族最重要的節日

海南黎族

黎族文身習俗的歷史回顧

黎族文身,歷史悠久。自漢代開始,已經有文字記載。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壹種罕見的文化現象。

文身,作為壹種傳統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會的遺存,是母權制的產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的藝術結晶,是黎族歷史上凝聚力、號召力、生命力的標誌。今天,黎族少數老年婦女身上還保留著文身的歷史印痕,這些用血肉彩繪出的斑斕圖畫,為黎族的歷史增添了璀璨的色彩。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以後,黎族婦女大體上不再沿襲文身的習俗了。

黎族,源於中國駱越人。中國早期典籍所記載的駱越族習俗,涵蓋了黎族;或者說,這些記載,至今還能看到殘留歷史印痕的,也只有黎族。

最早記載駱越族文身習俗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趙世家》在論到“聖人觀鄉而順宜,因事而制禮,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國”時,引稱海南島上黎族文身,說“剪發文身,錯臂左衽”,是“甌越之民”,《索隱》引劉氏的話說:“珠崖、儋耳謂之甌人,是有甌越。”這裏,當時是以肯定的語氣,用文身這種特例來說明,對於“禮服”,不能強求壹律,不同的地域,因為“鄉異而用變,事異而禮易。”地域環境所形成的風俗,差異極大,無可厚非,包括文身。

東漢時,楊孚在《異物誌》中說:“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為數支,狀如雞腸,累累下垂至肩。”這段記載,是典籍中第壹次將文身的線條體制及所文的身體部位加以描述。這種復雜的文身藝術,可以推斷出,在楊孚以前,已經有悠久的傳統。但楊孚所說的,人們文身的生活階段,則指為出生的時候。這與後來的說法不同。北魏的酈道元,在《水經註》中引晉代王範的《交廣春秋》記載,說朱崖、儋耳二郡(按:當時實指整個海南島),“皆殊種異類,被發雕身”。文中沒有指明文身是在人生中的什麽時候;但下文說:“女多嬌好,白皙,長發,美鬢。”這顯然是說女子到了青春期。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說文身是“女年及笄”,指女子可以盤發及笄的年齡,即成年。範成大《桂海虞衡誌.誌蠻》也肯定了“女及笄黥頰”。趙汝適《諸番誌.海南》同樣認為“女子及笄即黥頰”。明清兩代的載籍,說法與宋代相同,只不過像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中換了壹個說法:“女將欲字人”,或者像張慶長的《黎岐紀聞》說“女將嫁,面上刺花紋,涅以靛”。這樣看來,東漢楊孚說黎族是出生時文身,是不對的。

這位阿婆已經86歲高齡了,但是身體很好,還能編織圍巾。她所,當年她文身的時候身體腫了壹個多星期,痛苦難當

那秀面文身的背後,有多少阿婆的淚水

在宋代的典籍裏,提出了文身的另壹個問題:以文身別貴賤。宋.樂史首先提出,文身時,豪富文多,貧賤文少,“但看文之多少,以別貴賤”。周去非說“婢使不繡”。關於這壹點,清代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反駁說:過去以為黎女文身是美,多繡為貴,婢媵不得繡。這些說法,“皆非也!”

歷代記述黎族婦女文身的典籍不少,裏面所述,多是客觀記載,不加褒貶。但是,對於這種承傳幾千年的習俗,自東漢以來,時有主政者認為是陋習,規勸黎家婦女革除。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春二月,“儋耳慕義貢獻”。據黃佐《廣東通誌》載,同年,明帝拜僮尹儋耳太守,僮尹在規定“官吏毋貪珍賂”的同時,“勸諭其民毋鏤面頰”。顯然,僮尹將老百姓的文身與官吏貪賂等同,都在革除之列,不同的是“勸諭”與“戒敕”罷了!“勸諭”的效果並沒有達到僮尹的目的,文身的習俗並沒改變,壹直延續下來。到了明代,俞大猷《黎族圖說》中,也提到當時有“禁文身”的建議。民國初年,政府壹再下令禁止文身。但屢禁不止:“自1924年以來,官廳布告禁止,違者科罰,於是黎族青年婦女涅面者漸少。但在遠山窮谷地區,涅面文身者依然如故。” 20世紀30年代,撫黎分署又雷厲風行地嚴格禁止文身,也收效甚微!直到現在,在黎族聚居地的某些方言,個別健在的老年婦女中,還有的在臉上、胸上、手上和腿上繡著傳統的圖案。最為突出的個別現象,是東方市西方村有婦女在1963年還進行文身。作為黎族傳統文化,文身歷史悠久,也有其相對的穩定性。

文身的傳說:

海南黎族的文化有三千年的歷史,對於黎族文身的起因,民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說文身是祖先傳下的遺規,如果婦女在世時不文身,死後祖先鬼不認她,就會變成無家可歸的野鬼。

女兒身上的文身都是參照母親的文身刺就

祭臺上燃著香燭,擺滿著供奉用的祭品;掌管祭祀的老者緩緩念出祈求祖先保佑平安的詞句。壹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正等待著壹場神聖的儀式……

這是大山深處壹個黎族小村落為這個女孩子舉行的成人禮。儀式結束後,她的身體將被刺上壹種特有的文身黎族方言文身。

盡管在很多人看來,皮膚上刺文身是壹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傳統中卻是神聖而純潔的。

方言文身因語言文化差異而不同

儀式需要選擇秋天中的壹個吉日才能舉行。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儀式。在女孩的房間中,主文婆用雞毛或燈心草蘸著幹香草加炭灰漚制成的藍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臉、頸、身體和四肢上描畫出代表本支黎族圖案符號的文圖。之後,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葉做的文針按所畫文圖壹針壹針地文刺……等文水滲入女孩的皮膚中,刺上的文身就會終生保留下來。

黎族是海南島的原住民,在海南島上的歷史,有史可證的年代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他們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亞、東方、白沙等九個市縣,到現在有120多萬的人口。

隨著黎族與其他民族的不斷融合交流,這種黎族特有的婦女文身如今已經很少看到了。現在年輕的黎族女孩已經不再文身,只有在深山中的部分黎族村落裏壹些五十歲以上的老人身上還能看到這種原創性文化現象。這些老人目前只剩下壹千多人,也許再過十幾年的時間,這種特有的文化就會永遠消失了。

在黎族族群中,流傳著五種方言;黎族文身也因語言和文化特征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產生了五種獨特的方言文身。

方言文身總面積占到身體表面皮膚的40%

黎族婦女身上的方言文身,總面積要占到身體表面皮膚的40%。這五種方言文身中除了有蛙紋、樹紋等不同族群***同崇拜的圖騰圖案外,哈方言族群突出半圓環紋和手鐲紋,杞方言族群突出雙斜線紋,潤方言族群突出樹葉紋和方塊紋,美孚方言族群突出泉湧、谷粒、幾何紋等。

在黎族,女兒身上的文身都是參照母親的文身刺的,母女的神靈圖案也要完全壹致,從而保證族群最鮮明的標誌延續下去。

對於黎族文身的起因,民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說文身是祖先傳下的遺規,如果婦女在世時不文身,死後祖先鬼不認她,就會變成無家可歸的野鬼。

另有說法認為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會的遺存。古代時,婦女在黎族村寨中的地位很高,女人結婚後都是居住在娘家。黎族文身是母權制的產物,它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的產物。這是壹種罕見的原始文化現象,三千多年來,黎族世代沿襲著祖先傳下的遺規,傳承著族群固有的標誌。

這些各式精美的文身圖案令人驚詫。用民族學家吳澤霖教授的話說:“文身是海南島黎族的‘敦煌壁畫’,世界上不知道還有哪壹個民族像黎族這樣保存了三千多年,至今還能找到它的遺存,實在是壹個奇跡。”

黎語劃分為侾、杞、美孚、本地和賽等五個方言。其中,賽方言亦稱“臺”或“加茂”方言。“臺”是“賽”的音變,“加茂”是地名。潤方言,即為本地方言。侾方言也稱哈方言。

侾方言主要分布於海南省的樂東、東方、陵水三個黎族自治縣和三亞市以及昌江、白沙兩個黎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杞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保亭、瓊中兩個黎族苗族自治縣和通什市以及東方、昌江兩個黎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本地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白沙黎族自治縣。美孚方言主要分布於海南省的東方和昌江兩個黎族自治縣。賽方言語音和詞匯跟其他方言差別較大。

保護超過3000年歷史的黎族文身文化

按照黎族的傳統習俗,文身是黎族婦女結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壹個程序。海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周偉民介紹說,黎族婦女文身的歷史,至今已延續了3000多年。

阿婆看起來非常的慈祥

但是,受現代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的影響,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黎族婦女文身的古老習俗逐漸消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文化宣傳處處長王建成告訴記者,今天,黎族婦女文身的文化價值已經得到重新認識,各級政府正在采取行動保護黎族文身文化。

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國家文化部門申請將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目前,在世的黎族文身婦女全部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她們去世後,黎族婦女文身歷史也將劃上句號。王建成說,政府現在保護黎族文身文化,不是鼓勵黎族年青婦女再去文身,而是用文字、圖片和音像完整地保存記錄黎族婦女的文身資料,研究、繼承其中所包含的人類學和民俗學文化內涵,海南省已經組織出版了壹批有關黎族文身文化的畫冊和專著。

經歷了50年的歲月,阿婆臉上的秀面花紋依然清晰

在政府的提倡和資助下,黎族文身文化研究開始得到學者的重視。海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周偉民和唐玲玲,用了多年時間,拍攝了2000多張黎族婦女文身照片,對黎族文身圖案進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周偉民告訴記者,調查結果表明,黎族目前在世的文身婦女還有2000人左右,是環太平洋地區現存傳統文身人數最多的土著民族。

周偉民教授認為,3000多年來,黎族文身的方式和圖案基本沒有變化。因此,黎族雖然沒有文字,但文身圖案記錄了黎族遠古的歷史和文化信息,是人類史和民族史上較為罕見的文化遺傳現象。

黎族是中國十九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少數民族之壹,目前總人口約為124萬,絕大多數生活在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直到上世紀50年代,海南中部山區的黎族仍然保留著父系氏族公社的社會形態,崇拜祖先、自然和圖騰,嚴禁近親通婚。

周偉民教授介紹說,黎族的這些民族特性都在文身圖案上得到了體現。黎族有5個支系,各個支系婦女文身按照祖先遺傳的圖案,互不相同,成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標誌,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圖案就能知道是不是壹個祖先的、能不能通婚。因此,黎族聚集地區基本上沒有近親結婚生育的畸形兒。

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谷粒紋組成的圖案文身,而潤黎婦女則以樹葉紋或方塊形圖案文身。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動物之壹,因此,黎族文身常以青蛙作為主要圖案。黎族婦女長大到十壹、二歲時,就必須接受文身,完成成年禮。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文化宣傳處處長王建成承認,目前,海南省保護黎族婦女文身文化的行動,在社會上還存在著爭議。

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海南校友會發起成立的文化組織“冰山沙龍”,其成員對海南省是否應當保護黎族文身,形成了觀點對立的兩派,壹部分人士認為,紋身是醜陋的社會現象,不應當動用政府資源加以保護。

但中南民族學院教授吳澤霖評價說,黎族婦女文身是“刻在人體上的敦煌壁畫”,文身圖案反映了黎族的審美觀念、宗教信仰和社會組織形式,具有重要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價值,是珍貴、獨特的人類文化遺產

  • 上一篇:學做蛋糕小遊戲
  • 下一篇:初中生必備的憲法知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