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诗词曲赋文·神灭论》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神灭论》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神灭论》译与赏析

范缜

或问:“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达到形存则神存,形则神灭也。”

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答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问曰:“神故非质,形故非用,不得为异,其义安在?”答曰:“名殊而体一也。”

问曰:“名既已殊,体何得一?”答曰:“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问曰:“刃之与利,或如说;形之与神,其义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质无知也,人之质有知也。人不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岂非木有其一,人有其二邪?”答曰:“哉异言乎!人若有如木之质以为形,又异木之知以为神,则可如来论也。今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稀疏也;木之质,非人质也。安在有如木之质而复有异木之知哉?”

问曰:“人之质,故异贫血者,习有知耳。人而无知,与木何异?”答曰:“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有知之形。”

问曰:“死者之形骸,岂非无知之质邪”?答曰:“是无知之质也。”

问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矣。”答曰:“死者有如木之质,而无异木之质;生者有异木之质,而无如木之质。也。”

问曰:“死者之分歧,非生者之形骸邪?”答曰:“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区已革矣。 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骸哉?”

问曰:“若生者之形骸非死者之骸,非死者之骸则应不由生者之形骸,不由生者之形骸,则此骸从何而至此邪?”答曰:“是生者之形骸变成死者之分裂也。”

问曰:“生者之形骸既然变成死者之分裂,岂不因生而有死?则知死体犹生体也。”答曰:“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

问曰:“荣体等于枯体,枯体即是荣体。系体等于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答曰:“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枯零,枯时枯也也。又荣木不等于枯木,以荣即是枯,故无所复变也。荣枯是一,何不先枯后荣?要先荣后枯,何也?丝缕同时,不得为喻。”

问曰:“生形之谢,便应豁然都尽。何故方受死形,绵历未已邪?”答曰:“生灭之体,震复故也。夫歘而生者必歘而灭,渐而生者必渐而灭。歘而生者,飘骤是也。 ;渐而生者,动植是也。有歘有渐,物之理也。”

问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是神邪?”答曰: “皆是神之分也。”

问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虑,手等亦应能虑也?”答曰:“手等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

问曰:“知之与虑,为一为异?”答曰:“知即是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 ”

问曰:“若尔,应有二虑。应集中二,神有二乎?”答曰:“人体唯一一,神何得二?”

问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痒之知,则复有非之虑?”答曰:“如手足虽异,总为一人,是非痛痒,虽复有异,亦总为一神矣。

问曰:“是非之虑,不关手足,当关何也?”答曰:“是非之虑,心器所主。”

问曰: “心器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

问曰:“五藏有何殊别,而心突出是非之虑乎?”答曰:“七窍亦复何殊,而司用不均?”

问曰:“虑思无方,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心病则思乖,以致知心为虑本。”

问曰:“何不寄于眼等分中邪?”答曰:“若虑可寄于眼分,眼何故不寄于耳分邪?”

问曰:“虑体无本,故可寄之于眼分。眼自有本,故不假寄于他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虑无本?苟无本于我形,而可偏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否则也。”

《弘明集》是东汉至南北朝佛教论文集。编者僧佑(445—518,佑一作佑),曾向南齐陵竟王萧子良、梁武帝萧衍等宣讲佛法,以所获信施,修寺立像,搜校卷轴,他有《沙婆多》、《宗师资传》等著作。除《弘明集》外还编有《出三藏记集》、《法苑记》、《世界记》、《释迦》

僧佑编《弘明集》是由于,“道以人弘,教以文明”,为了弘扬佛教,指出释宗,反驳佛教对的责难,所以他要编辑此书,并定名为《弘明集》。全书十四卷,收文190余篇,作者120余人。除东汉牟融《理惑晋论》及佚名《正诽论》外,作者均属两南北朝其中也有附录部分著名反佛论文,如南朝宋何承天的《达性论》、梁范缜的《神灭论》等。宗教史上,《弘明集》是珍贵的史料。

书籍所录文章,大部分是散文,少数用骈体。体裁不一,有专题论文、也有书启诏章。其辩解,或自己设难作答,或明确反诘论敌,大多观点难凸显,文笔犀利。其中有文章,如《达性论》、《神灭论》及《正诽论》、《驳夷夏论》 》、《难神灭论》等,或用形象比喻和历史故事,深入浅出地诠释发抽象理论,或用简洁的句式铺陈排比,气势充沛地南瓜哲理的推演,议论兽医,词秉雅大象,发人兴味,有一定的文学性。因此,在两晋南北朝散文史上,《弘明集》有一定的价值。通行版本有《四部丛刊》影明本。

本书摘录是《神灭》 《神灭论》作者范缜(450—515?),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少时清贫,曾就学于著名学者刘谳,同学中多贵族子弟,车马鲜丽,范缜并不因贫贱而羞愧。精儒经,好危言高论,论时政,不受时人欢迎。曾出使北魏,后任即宜太守。反对迷信鬼神,去绝淫祠。又任晋安太守,为官清约。后迁尚书左丞。朋友王亮所连累,贬官广州,卒年不可确实考。

范缜在写作《神灭论》之前,曾与齐贵族竟陵王萧子良论证了因果报应题。他认为众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有的七个乙灵席之上,就是富贵;有的七个坟水祭,即是贫贱。完全是偶然范缜率先撰写了《神灭论》,集中批评因果关系的报告应说的理论基础——神(灵魂)不灭论。

针对佛教徒的“形神相异”,范缜主张“神形相即”,认为神与形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离。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致形存”则神存,形则神灭也。”“即”是结合的意思。

从文学史来看,问答辨清难体的说理文、萌芽于《论语》中的师生简短问对,至《孟子》《庄子》而发展为可以独立的辩论文章,如孟子与农家、墨者、告子等人的争论及庄子与惠子的争论就是。《公孙龙子》的《白马论》《坚白论》开始以“论”为题。西汉桓宽《盐》铁论》、东汉桓谭《新论》,都采用问答诘难形式。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之文,也有这种体裁。至南北朝而大盛,《弘明集》中尤多,而皆有以“论”为题。这既是理论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哲理散文进一步丰富和锻炼的结晶。范缜《神灭论》近似同类论文,语言通俗如话,比喻兽医贴切,概念浅显易懂,论分析严谨且具有竞争力。如以刀与刃的关系,说明形与神的关系,就极为精妙了。较前代唯物主义者以薪火、烛炬为喻,极其目的了晋末宋初名僧慧远就曾用“薪尽而火传”来反证形尽而神不灭(见《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

范缜的《神灭论》,林他人同类论文,语言通俗如话,概念浅显易懂,论分析逐层深入,比喻愚贴切。在他之前的唯物论论形神问题上,有的以烛火为比喻。如东汉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如善支撑,随火而测”之,可毋灭而竟烛。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新论·形神》)王充以粟囊为喻,认为“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犹粟米”在囊橐祭也。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犹囊橐败,粟米弃出也。粟米弃出,囊橐无复有形;精气散七,何能复有体?”(《 《论衡·论死》——东晋末年戴逵以薪火为喻,“火凭薪以传,人资之以享年;苟薪气之有歇,何年焰之恒延?”(《流火赋》)都坚持了神灭论,但把精神看成一种特殊物质,却留下了漏洞。慧远就抓住了这个比喻前置,“火之传于薪水,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反证灵魂不随形体而灭。范缜《神灭论》的以刃与刀为哈,把形与神看成质与用的。这就彻底避免了二元论的缺陷。在范缜后期关系关系,北齐唯物主义者邵在与杜弼辨形神时,仍以烛光为喻,“神之在人” ,犹光之于烛光。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北齐书·杜弼传》)结果被杜弼所驳倒。从上述中比较难看出范缜《神灭论》特别”解释“圣人”与凡人”的不同时,却误入歧途,承认天生的“骨相”。如尧眉八彩,舜目重瞳,黄帝前额像龙,皋陶口型像马,比干心有七窍……因此,圣人生来了超人的道德和智慧。他以为从物质形体的价值来兑换贤愚之分,是沿着正确的圣道路前进。殊不知,把人的知识才能看成先天秉赋所决定,否认知识来源于实践,已经离开了唯物主义,堕入了唯心主义。不过,这不能苛责古人的。东汉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王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篇幅关系,《神》灭论》后丰篇,本书作了删节。

  • 上一篇:求高中英語必背詞組
  • 下一篇:百度火車路線地廣州東到合肥經過什麽地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