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高中地理必修壹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壹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壹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環境

 天體系統:天體之間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結構層次(略)

 可見宇宙:也稱為“已知宇宙”,是指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半徑約為140億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外部條件:穩定的太陽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處於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內部條件:日地距離適中(1.5億千米)——適宜的溫度

 地球體積質量適中且原始大氣經長期演化—適於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內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壹、太陽輻射: 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

 1能量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反應(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並放出大量能量);

 2特點: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

 3意義:維持地表溫度,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和生命活動等運動的主要動力,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陽常數:表示太陽輻射能到達大氣層上界的能量指標,大小為8.24焦/cm2.分。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的外部結構:指太陽的大氣結構,從裏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2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誌,周期約為11年)

 1.3地球的運動

 (1)晝夜更替:周期為壹個太陽日(24h)。晨線和昏線的判讀。

 (2)地方時: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東早西遲。

 (3)地轉偏向: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運動方向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讀)

 三、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約為23.5o。如果黃赤交角變大,熱帶、寒帶擴大,溫帶縮小。如果黃赤交角變小,溫帶擴大,熱帶、寒帶縮小。

 (2)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軸的指向保持不變,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之間的回歸移動四: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1)某時刻全球的情況: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於夜,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另壹半球,晝短於夜,緯度越高,晝越短,極點附近出現極夜現象。

 2)某地全年的情況:夏至日晝最長,冬至日晝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

 4)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日出、日落時(晨昏線上)時太陽高度=0度,壹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為正午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某時刻全球的情況: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況:北回歸線以北地區,6月22日出現最大值,12月22日出現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地區,6月22日出現最小值,12月22日出現最大值;回歸線之間地區,最大值出現在直射點經過該緯度的

 時候(即太陽直射),最小值出現在冬至日。

 3季節的形成和劃分:天文四季(壹年中太陽高度最高、晝長最長的季節為夏季,反之為冬季,例如我國傳統的四季)、氣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帶的形成和劃分:以回歸線和極圈來劃分。

 回歸線=黃赤交角度數,極圈=90度-黃赤交角度數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數遞增(或西經度數遞減)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壹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為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若北極圈為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直射點的經緯度確定:緯度由直射緯線的緯度確定,經度由地方時為12點的經線決定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即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為12點,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為0點,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為18點。

 (4)判斷晝夜長短:晝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5)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

 某緯度正午太陽高度=900-該緯度與直射點的緯度差(緯距)。

 五、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兩地地方時差=經度差×4分鐘,東加西減.

 2區時:確定兩地所在時區,計算兩地區時相差多少個小時,東加西減。T1壹T2=N1壹N2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T為區時,N為時區序號。

 3地方時與區時的關系:區時=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4國際日期變更線: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亂而人為劃定,有三處不與1800經線重合;在日期的換算上,從東向西經過日界線,日期加壹天,從西向東經過日界線,日期減壹天。

 1.4地球的結構

 壹、地球的外部結構

 地殼以外可以劃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外部圈層。

 二、地球內部結構

 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2.1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壹、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巖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矽、鋁、鐵、鈣、鈉、鉀、鎂等

 結合成單質或化合物

 礦物:巖石構成的的最基本單元,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等

 積聚巖漿巖:有侵入巖和噴出巖兩種形式,典型的侵入巖:花崗巖;噴出巖:玄武巖

 巖石沈積巖: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巖,頁巖,砂巖,礫巖等)

 變質巖: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如大理巖、石英巖、板巖

 (2)

 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的巖漿的產生,這壹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需註意巖石轉換過程中(箭頭)作用的名稱。推動地殼物質循環的能量: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熱能(地球內能)地殼物質的循環

 沈積巖

 2.2地球表面形態

 壹、地質作用: 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地球內能)和外力作用(主要為太陽能)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沈積、固結成巖,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屬於外力作用。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巖石圈不是整體壹塊,可劃分為六大基本板塊(名稱與分布)。

 (2)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3)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碰撞擠壓,常形成海溝和造山帶,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或海溝-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

 (1)地質構造: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變形壹褶皺,變位壹斷層)

 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形式,也是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火山爆發常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地震發生時,地殼會出現斷裂和錯動。

 三、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及搬運、沈積、固結成巖作用

 2.3大氣環境

 壹、大氣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幹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雲的白天溫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

 ②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

 ③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3影響地面輻射大小(獲得太陽輻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導致地面受熱面積和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路程長短,是影響的主要因素,同時,它的大小受下墊面因素(反射率)和氣象因素等的影響。

 四、全球大氣環流

 (壹)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壹種最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

 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在風向右側,南半球在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

 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

 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註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

 (四)氣壓和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五、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由於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分布,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布:7月前後,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1月前後,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

 2.4水循環和洋流

 壹: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包括海陸間大循環、內陸循環、海上內循環

 主要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分地表和地下徑流)等。

 意義:①聯系四大圈層,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塑造地表形態

 ②使各種水體相互轉化,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③更新陸地水資源。

 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對地表徑流,及對小範圍的蒸發、降水環節進行影響,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見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緯度海區,副熱帶環流:

 北半球: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為暖流

 南半球:逆時針旋轉大陸西岸為寒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副極地環流: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為寒流

 大陸西岸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自西向東流,順時針;冬季自東向西流,逆時針

 西風漂流:自西向東環繞南極洲壹周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同壹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高,降水較多。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

 氣候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同壹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低,降水較少。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壹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形成的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漁場:秘魯漁場

 海洋環境汙染: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的速度,但也擴大了汙染的範圍

 航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自然地理環境由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類圈組成的有機整體。自然地理環境五要素:氣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形成壹個有機的整體。表現:①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發展的,每壹個要素都是作為整體的壹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②某壹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包括對其他地區的影響)。

 土壤: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陸地疏松表層。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

 成土母質: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礦物養分的最初來源。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有重要影響(繼承關系)。

 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和強度。如:中等水熱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積累最多。(溫帶半濕潤環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過影響巖石的風化過程、地貌形態以及生物的活動,間接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育。如:濕熱條件下風化殼最厚,土壤層厚度大。幹旱或者寒冷條件下,風化殼薄,土壤層也薄。

 生物: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沒有生物的參與(生物循環),就不會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質→低等植物生長→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長→成熟土壤)。壹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要低於草地土壤。

 地形: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作用於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帶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難發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質的侵蝕速度慢,穩定的氣候生物條件發育深厚的土壤。陽坡:溫度條件好,但蒸發旺,水分較差,陰坡反之。

 人類活動:積極影響—改造自然土壤為各種耕作土壤;消極影響—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汙染等等)

 環境的整體性要求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要有綜合的考慮和對策。

  • 上一篇:預算績效目標是什麽
  • 下一篇:冰箱制冷原理是什麽 冰箱制冷原理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