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尋電大西方經濟學網上作業答案,哎呀呀,實在是做不起哦,謝謝謝謝

尋電大西方經濟學網上作業答案,哎呀呀,實在是做不起哦,謝謝謝謝

西方經濟學作業參考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業冊參考答案 2009-10-16 11:50:47 閱讀3923 評論6 字號:大中小 訂閱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後抄寫!

西方經濟學作業參考答案

壹、填空題

1. 資源配置 2.決策機制、協調機制 3.資源配置、資源利用 4.價值判斷 5.反、同 6.替代、收入

7. 供給量、供給 8.同 9.價格 10.富有、缺乏 11.互補 12. 富有 13. 消費者 14. 邊際效用、無差異曲線

15. 消費者均衡 16.消費者剩余 17.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產量、成本與收益 18. 機會主義行為 19. 邊際產量遞減

20. 平均產量 21. 收益遞增 22. 擴張

二、 選擇題

1、D 2、D 3、A 4、C 5、C 6、C 7、A 8、C 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三、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四、 計算題

1.Qd=Qs

350-3P=-250+5P

P=75

Q=350-3P=350-3*75=125

2.Ed=(ΔQ/Q)/(ΔP/P)

ΔQ/Q= Ed*(ΔP/P)=2.4*25%=60%

Q2=800(1+60%)=1280公斤

P2=1.2(1-25%)=0.9元

TR1=P1Q1=1.2*800=960元

TR2=P2Q2=0.9*1280=1152元

總收益增加ΔTR=TR2-TR1=1152-960=192元

3.滿足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公式有:

1) PXQX+PYQY=M 2)MUx/Px=MUy/Py 已知M=100,Px=10,PY=20代入公式,

得出公式:1)10QX+20QY=100 2) MUx/10=MUy/20

設:QX=0,QY=5 則0≠80/20

QX=2,QY=4 90/10≠110/20

QX=4,QY=3 70/10=140/20

QX=6,QY=2 50/10≠170/20

QX=8,QY=1 30/10≠200/20

QX=10,QY=0 10/10≠0 因此綜上述計算可以看出:當QX=4,QY=3時,實現了消費者均衡。

五、 問答題

1.我認為兩種觀點都不足取,我認為:在春運期間應實行支持價格。價格下限又稱支持價格,是政府為了扶植某種商品的生產而規定的這種商呂的最低價格。不少外出的打工者在春節回家都乘坐火車,雖然政府部門目前對火車票的提價比例限制在30%,但火車票仍十分緊張,應適當提價,從而刺激鐵道部門的運輸增加,供給增加,相信能夠給車票帶來緩解。同時,也因票價提高,部分人會選擇其他交通工具,客源分流也能給鐵道部門的工作壓力予以緩解。

2.(1)農產品屬於需求缺乏彈性,數碼攝像機需求富有彈道。(2)對於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而言,價格與總收益成反方向變動,即降價可使總收益增加;對於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而言,價格與總收益成同方向變動,即降價可使總收益減少。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可以降價促銷,而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不能降價促銷。(3)農產品應提價,而數碼攝像機應降價。

3、用消費者行為理論解釋需求定理。見自測練習P82 5 答(1)消費者購買各種物品是為了實現效用最大化,或者說是為了消費者剩余最大。當某種物品價格既定時,消費者從這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費者對這種物品評價越高,消費者剩余越大。當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評價即定時,消費者支付的價格越低,消費者剩余越大。因此,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取決於他以這種價格所獲得的物品能帶來的效用大小。(2)消費者為購買壹定量某物品所願意付出的貨幣價格取決於他從這壹定量物品中所獲得的效用,效用大,願付出的價格高;效用小,願付出的價格低。隨著消費者購買的某物品數量的增加,該物品給消費者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而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這樣,隨著物品的增加,消費者所願付出的價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與價格必然成反方向變動。

西方經濟學作業(二)答案:

壹、填空:

1、 經濟成本 2、 成本總量 3、收支相抵 停止營業 4、小於、大於 5、 MR=MC 6、 行業的市場集中程度、行業的進入限制 、產品差別 7、 等於、大於 8、決定者、接受者 9、產品差別 10、博弈 11、 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 12、向右下方傾斜、反方向 13、 資本的凈生產力14、生產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實際收入高於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額。 15、 其數額遠高於壹般勞動所得到的工資 16、稅收、社會福利政策 17、非排他性、非競爭性 18、主體 19、邊際成本定價、平均成本定價 20、道德危險

21、政府失靈

二、單選

1、C 2、B 3、 C 4、 A 5、C 6、 C 7、 B 8、 C 9、C 10、 D 11、D 12、C 13、C 14、A 15、A

三、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計算:

1、

2、

1)已知這壹行業中最大的四家企業在整個行業銷售額所占的比例依次為:

第壹家15%、第二家12%、第三家10%、第四家9%

2)HHI=152+122+102+92+82+72+62+52+42+32=749

3 當家教每月工作的未來預期收入保證有500元。

當推銷員每月工作的未來預期收入=3000元×0.1+2000元×0.4+1000元×0.4+0×0.1=1500元

五、問答:

1. 家電行業被認為是完全競爭行業的說法不正確。家電行業中規模經營經濟十分重要,應該是壹個寡頭市場。

寡頭市場是規模經濟至關重要的行業,只有當這個市場僅有幾家大企業,每家企業都規模十分大時,整個行業才有效率。但這種寡頭並不是壹開始就形成的,而是在競爭中形成的。這個行業的特點是最早存在暴利。暴利吸引了企業進入,大大小小企業在這個行業中都生存下來。但由於企業大量進入,供給增加,企業之間必然爆發包括價格、廣告、售後服務、產品外型設計等激烈競爭,用各種競爭來占領市場。誰的規模大、成本低,誰就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在這種競爭中,規模不夠大,從而成本降不下來的中小企業被淘汰或被兼並,最後生存下來的企業,只能是大企業,這是壹個行業結構優化的過程,最後的結果是形成幾家控制市場的大企業,成為寡頭市場。

2 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解釋勞動的供給曲線為什麽是向後彎曲的?

答:(1)向後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指定工資上升,勞動供給增加,當工資上升到壹定程度之後,隨工資上升,勞動供給減少的勞動供給曲線。(2)勞動供給取決於工資變動所引起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隨著工資增加,由於替代效應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閑暇,從而勞動供給減少。當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時,勞動供給隨工資增加而增加;當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時,勞動供給隨工資增加而減少。壹般規律是,當工資較低時,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當工資達到某個較高水平時,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因此,勞動供給曲線是壹條向後彎曲的供給曲線。

3、試說明市場失靈產生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

答:1)市場失靈指在有些情況下僅僅依靠價格調節並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市場失靈產生於公***物品、外部性與壟斷。

2)公***物品是集體消費的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決定了公***物品可以搭便車,消費者要消費不必花錢購買,例如,妳不必為使用路燈而花錢。如果僅僅依靠市場調節,由於公***物品沒有交易和相應的交易價格,就沒人生產,或生產遠遠不足,這樣,市場調節就無法提供足夠的公***物品。公***物品的供小於求是由於僅僅依靠市場機制引起的資源配置失誤。

解決辦法:經濟中的純公***物品由政府來提供。這就是由政府向公民征收稅收,作為提供這些公***物品的資金。有些公***物品可以變為私人物品,通過市場方式提供,這是政府就要把這種物品的供給交給市場。就是通過拍賣把這些事業的經營權轉讓給私人企業,讓他們按市場原則去經營。

3)外部性又稱外部效應,指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主體帶來的影響,這就是說,這些活動會產生壹些不由生產者或消費者承擔的成本(稱為負外部性),或不由生產者或消費者獲得的利益(稱為正外部性)。當有外部性存在時,市場調節的供求平衡並不是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這時,市場調節從私人來看資源配置最優,但從社會來看並不是資源配置最優,同樣是市場失靈。無論是正負外部性都會引起市場失靈。

解決辦法:政府解決外部性也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經濟或市場手段。對負的外部性經濟手段是征收汙染稅,對有正外部性的物品進行補貼。

4)壟斷是對市場的控制。當有壟斷時,壟斷者利用對市場的控制把價格提到均衡價格以上,這就引起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的損失。

解決辦法:政府對壟斷的消除壹般主要用以下三種方法:第壹價格管制。第二,實施反托拉斯法。第三,固有化,即對壟斷性的企業實行國有,由政府經營。

西方經濟學作業(三)答案

壹、填空:

1支出法、收入法 2 NDP(國內生產凈值) 3 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 4 通貨膨脹 5自然、周期性 6 資源、技術進步

7 資本-產量比率 8 技術進步 9貨幣量增加 10正常的勞動力流動 11 高於市場均衡工資 12 右下方、右上方 13利率

14 同方向 15 減少、下降 16 1、17收入等於消費 、總支出與總供給相等 18 收入的現值 19產量變動率 20 減少、減少

21 越小 22總需求

二、單選

1、A 2、C 3、A 4、B 5、B 6、D 7、D 8、C 9、B 10、A 11、D 12、C 13、B 14、B

15、D

三、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計算:

1 .下面是壹個經濟中的有關資料,根據這些資料用支出法計算該國的GDP:

(1)購買汽車、彩電等耐用消費品支出1000億元;

(2)購買食品、服裝等非耐用消費品支出2000億元;

(3)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師支出200億元;

(4)企業投資支出(包括廠房和設備)2000億元;

(5)企業支付給工人的工資3000億元;

(6)企業支付的銀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納的稅收***500億元;

(7)今年初存貨為1500億元,年底存貨為1000億元;

(8)各級政府為教育和社會保障支出2000億元;

(9)中央政府國防與外交支出500億元;

(10)中央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2500億元;

(11)出口產品收入1500億元;

(12)進口產品支出1000億元。

解:在以上12項資料中,(5)、(6)、(10)項不屬於支出法的計算項目,

因而根據支出法計算該國的

GDP=C+I+G+NX=(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

=3200+1500+2500+500=7700億元

2.假定1997年的物價指數為128,1998年的物價指數為136,則1998年的通貨膨脹率是

解:1998年的通貨膨賬率為=[(136-128)÷128]×100%

= 6.25%

3 .假設壹個經濟中總收入為2000億元,儲蓄為400元,當收入增加為2500億元時,儲蓄增加為500億元。計算該經濟的乘數。如果這個經濟增加了總支出200億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會增加多少?

解:1)根據乘數的計算公式:a=1/(1-c)=1/MPS=1/(△S/△Y)=1/[(2500-2000)/(500-400)]=5(倍)

2)當經濟增加了總支出200億元,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為=200×5=1000(億元)

五.問答題:

1. 簡要說明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

答:經濟增長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主要有:

(1)制度。它是壹種涉及社會、政治和經濟行為的行為規則。決定人們的經濟與其他和為,也決定壹國的經濟增長。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經濟增長的前提。

(2)資源。經濟增長是產量的增加,產量是用各種生產要互生產出來的。各種生產要素是資源,因此,增長的源泉是資源的增加。資源包括勞動與資本。勞動指勞動力的增加,勞動力的增加又可以分為勞動力數量的增加與勞動力質量的進高。資本分為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又稱有形勢本,是指設備、廠房、存貨等的存量。人力資本又稱無形資本,是指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投資,如勞動者的文化技術水平,健康狀況等。經濟增長中必然有資本的增加。

(3)技術。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體現在生產率的提高上,即同樣的生產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產品。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術進步主要包括資源配置的改善,規模經濟和知識的進展。

2. 用總需求壹總供給模型說明技術進步的重要性。

答:(1)總需求—總供給模型是要說明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與物價水平的決定的。總需求曲線、短期總供給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相交決定了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充分就業的國內生產總值相等(Y0=Yf),經濟處於充分就業均衡狀態。

(2)技術進步會使壹國經濟潛力提高,這就體現為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隨著長期總供給曲線的移動(從LAS0移動到LAS1),短期總供給曲線也向右移動(從SAS0移動到SAS1)。在這壹過程中技術進步引起投資增加、消費增加,總需求曲線移動也向右移動(從AD0移動到AD1)。這三要曲線相交決定了均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與新的充分就業均衡,但水平大大提高了,而物價水平仍然水平不變(P0)。因此,經濟潛力提高,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可以實現更多水平的充分就業均衡而不引起通貨膨脹。這說明從長期來看,提高經濟能力,使長期來看,提高經濟潛力,使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是至關重要的。

3. 用總需求決定原理分析我國政府提出的增加內需的意義。

答:(1)總需求決定原理就是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所表明的,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由總支出決定的。

(2)就內需而言,如果不考慮政府支出,重要的在於消費和投資。消費函數理論說明了消費的穩定性,這就說明要刺激消費是困難的。拉動內需的重點在於拉動投資。第壹,要區分投資與消費的差別。應該把居民購買住房作為壹種投資,並用刺激投資的方法拉動這項投資,只要政策得當,住房可以增加而需,帶動經濟。第二,在我國經濟中,私人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投資中的企業固定投資應該是以私人企業投資為主,因此要為私人企業投資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西方經濟學作業(四)答案

壹、填空:

1 20%、5000 2簡單貨幣乘數、貨幣乘數 3 公開市場活動 4向右上方 5自然、周期性 7 15% 8 周期性、需求拉上

9利潤推動 10失業與通貨膨脹 11 繁榮、衰退 12 需求管理政策、供給管理政策 13政府支出與稅收 14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以外的其他人 15 貨幣供給量 16 要不要國家幹預經濟 17出口小於進口 18 國內支出 19左下方、減少、改善 20 自由浮動、管理浮動 21 溢出效應、回波效應

二、單選

1、D 2、C 3、D 4、C 5、C 6、C 7、C 8、A 9、C 10、A 11、B 12、B 13、B 14、C

15、A

三、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14、√ 15、×

四、計算:

1解:(1)已知貨幣供給量M=5000億元,基礎貨幣H=2000億元,

根據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mm=M/H=5000/2000=2.5

(2)已知存款R=5000億元,現金1000億元,準備金500億元,

根據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 mm=(cu+1)/(cu+r)=[(1000/5000)+1]/[(1000/5000)+(500/5000)]=4

2.假定某種債券每年的收益為100元,在債券價格分別為900元、1000元、1100元時,利率是多少?

解: 債券價格=債券收益 /利率, 利率 = 債券收益 /債券價格×100%

債券價格為900元, 利率 =100/900×100% = 11.1%

債券價格為1000元時,利率 =100/1000×100% = 10%

債券價格為1100元時,利率 =100/1100×100% =9.1%

3.解:邊際消費傾向=0.6,邊際進口傾向=0.2,總需求增加=100億元,

則 對外貿易乘數 = 1/(1-邊際消費傾向 + 邊際進口傾向)=1/(1-0.6+0.2)= 1.67

總需求增加會使國內生產總值增加 = 對外貿易乘數×國內總需求= 1.67×100=167億元.

五、問答題:

1.用IS壹LM模型說明自發總支出的變動對國內生產總值和利率的影響。答:(1)IS壹LM模型是說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決定的模型。(2)自發總支出的變動會引起IS曲線的平行移動,並使國內生產總值和利率變動。即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自發總支出增加,IS曲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上升;

反之,自發總支出減少,IS曲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利率下降。

2.在不同的時期,如何運用財政政策?

答:(1)財政政策就政府支出與稅收來調節經濟的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政府支出與稅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工程支出、政府購買,以及轉移支付。政府稅收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和其他稅收。(2)財政政策是要運用政府開支與稅收來調節經濟。具本來說,在經濟蕭條時期,總需求小於總供給,經濟中存在失業,政府就要通過擴張性的獻策政政策來刺激總需求,以實現充分就業。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與減少稅收。在經濟繁榮時期,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經濟中存在通貨膨脹,政府則要通過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來壓抑總需求,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以及各種轉移支付。

3.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說明,在開放經濟中,總需求的變動對宏觀經濟有什麽影響?

答:(1)總需求的變動來自國內總需求的變動和出口的變動。

(2)國內總需求的增加會使總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這就會使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同時也會使貿易收支狀況惡化(即貿易收支盈余減少或赤字減少)。(3)如果總需求的變動是由於出口的變動引起的,宏觀經濟均衡的變動與國內總需求引起的變動有所不同。這就在於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對國內產品的需求,從而總需求增加,並使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會使進口增加,但由於這時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壹般來說,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不會全用於進口(即邊際進口傾向是小於1的),所以,貿易收支狀況改善(貿易盈余增加或赤字減少)。

  • 上一篇:平面形和立體形的區別
  • 下一篇:很簡單又漂亮經典詩文手抄報 經典詩文手抄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