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湖北省攝影家協會的歷程

湖北省攝影家協會的歷程

1960年10月,中國攝影學會武漢分會正式成立,推選劉鑒同誌任主席、趙彥章、張其軍、楊禮門同誌任副主席,舒家文同誌負責分會日常工作。會員發展到30余人。開始了武漢地區有組織的攝影藝術活動。1961年底,中國攝影學會武漢分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趙彥章為主席、張其軍、楊禮門、王長根為副主席,張其軍兼任秘書長,李德義駐會負責日常工作。這時的會員發展到110余人,壹個群眾性的攝影創作局面開始形成。

這壹時期,學會在積極組織攝影創作活動的同時,通過理事在各地建立壹些 攝影理論研究小組。壹手抓普及,壹手抓提高。湖北武漢、黃石、宜昌等地市相繼舉辦各種攝影展覽 ,壹批優秀作品相繼在全國攝影展覽入選和獲獎,崔懷德的《強制開傘》獲全國體育攝影壹等獎,黃克勤的《慶豐收》1961 年入選匈牙利國際攝影展。1963 年3 月,創辦了《攝影參考資料》,刊登壹些技術性和評論性的文章。初步形成了壹支以楊禮門、李德義、梅村、丁遵新、於澄建為骨幹的攝影理論隊伍。 隨著“四人幫”的垮臺,學會於1977 年3 月恢復攝影刊物,並改名為《攝影通訊》,同年4 月,湖北攝影界在昆明召開工作會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奇談怪論,正本清源,使攝影工作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1981年7月,學會召開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學會正式更名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湖北分會,選舉趙彥章同誌為主席,張其軍、黃克勤同誌為副主席,李德義同誌為副秘書長,負責協會日常工作。章國棟、李福堂、為駐會幹部。1984年,晏誌祥正式調協會工作。會員發展到 324 人。湖北的攝影迎來第二個春天。各地的攝影創作如火如荼、理論研究蔚藍成風,攝影成果斑斕紛呈,中青年攝影人才層出不窮。

1979年10月,宋華久同誌拍攝的《又長高了》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攝影比賽”二等獎 。

1981年7月,晏誌祥同誌拍攝的《山村頑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攝影比賽“亞洲文化中心獎”。

1982年11月,秦保利同誌拍攝的《趕集之後》獲《全國青年攝影藝術展覽》金牌獎。

1983年7月,樸俊晰同誌拍攝的《明日千家百花香》獲《全國女攝影工作者作品展覽》銅牌獎。

1984年10月,在《第十三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張安立同誌拍攝的《喝二兩》獲銀獎、朱甄軍同誌拍攝的《初生牛犢》獲銅獎。 1985年6月,協會召開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張其軍為主席、黃克勤、梅村、張申明、丁遵新、白智、謝力行為副主席。趙彥章、劉鑒為名義主席,陳隸華、陳七、姚少滄為顧問。謝力行兼任秘書長,後增補章國棟為副秘書長,負責協會日常工作。李德義、章國棟、李福堂、晏誌祥為駐會幹部,1987年,吉先敏調協會工作。會員發展到 623 人。

協會借助攝影熱的強勁勢頭,在1985年5月,建立了中國攝影函授學院湖北輔導站,1989年改為湖北分院,十五年間,培養學員3600余人。為協會輸送了大量攝影人才。同年8月,創辦了《攝影天地》報,1986年改為彩色版,梅村、丁遵新為主編,李德義、晏誌祥為編輯。***出版四期(其中彩色壹期),1997年底,該報合並到省文聯《藝術與時代》雜誌。

1985年10月,葉祥鼎同誌拍攝的人像作品《獵》、黃春暉同誌拍攝的《物華天寶》入選北京《第三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

1986年10月,在《第十四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張炳發同誌拍攝的《時間。生命》獲銀獎、黃春暉同誌拍攝的《永恒》獲銅獎。

1987年10月,代習禮同誌拍攝的《鄒鳳》、黃錳善同誌拍攝的《五彩的路》入選北京《第四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

1989年10月,在北京《第五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中,藍青同誌拍攝的《涼山子孫》獲銀獎。

1990年10月,彭年生同誌拍攝的《思想者》獲“第十六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金牌獎,思想的大解放,帶來藝術的大發展。這壹時期,是攝影藝術異常活躍並取得長足發展的時期,攝影創作、攝影理論、攝影教育、對外交流、搞的紅紅火火。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相繼開辦攝影專修班;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的分流,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國外各種流派、思潮的大量湧入,刺激了國內各種攝影藝術流派的多元探索和發展。正當湖北攝影蓬勃發展之際,由於協會班子的團結受到影響,湖北的攝影工作壹度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1990年5月,李福堂被任命為代秘書長,負責協會日常工作。吉先敏、戚建華為駐會幹部。1991年3月,協會召開主席團會議,接受李福堂同誌辭去秘書長職務的請求,決定調晏誌祥同誌回協會,任駐會秘書長,負責協會日常工作。 1991年9月12日,協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於澄建為主席,丁遵新、黃克勤、李光羊、樊德壽、佘代科、吳誌堅為副主席,晏誌祥為秘書長,負責協會日常工作。李福堂、吉先敏、戚建華為駐會幹部。1993年5月,李福堂同誌退休,黃大用調協會,1996年7月,吳凡調協會,同年9月,史建文調協會工作。 這壹時期,整個國家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協會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新壹屆主席團及時調整了思路,不等不靠,面向社會,走企藝聯姻的道路,在攝影藝術創作和理論研討上,始終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攝影藝術活動開展得生機勃勃。

1991年7月1日,協會與有關單位***同舉辦《沒有***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中國***產黨成立 70 周年大型攝影藝術展在武漢展覽館的展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鄧澤民主持開幕式,省市人大、省市政協的有關領導及數千群眾出席開幕式。

1991年7月13日,湖北攝影家協會率先在全國號召攝影工作者深入抗洪搶險第壹線,以攝影為武器,歌頌廣大軍民齊心協力,抗擊自然災害的時代精神。並與有關單位***同舉辦《湖北軍民抗洪救災攝影展》。受到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蔣齊生的稱贊:“湖北為中國攝影界辦了件大好事”。

1992年元月,協會在湖北飯店舉行“湖北攝影界新春聯誼會”,邀請中顧委委員韓寧夫、省政協主席沈因洛、副省長梁淑芬、省人大副主任石川、黃正夏、常委呂慶庚、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德華、鄧澤民、胡家祥、秘書長遊江、調研員肖燭光,省文聯主席周韶華、副主席陳東成、秘書長王錦華及文藝界、教育界、新聞界五百余人出席聯誼會。通過聯誼會,號召和動員協會會員關註社會,努力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好作品。

1992年4月中旬,協會組織即四十多位攝影創作骨幹分赴大別山革命老區進行《大別山之春》的攝影創作活動。出發前,創作團成員學習了中央領導關於文藝工作的講話精神,請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鄧澤民、文藝處長鄒明山、中國攝協秘書長劉榜分別到會作了動員講話。

5月15日,《大別山之春》攝影藝術展覽在武漢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163幅 ,省人大主任石川為展覽題詞“發揚光榮傳統,振興革命老區”,省委宣傳部、省文聯有關領導及文藝界三百多人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5月19日,協會召開《大別山之春》攝影創作研討會和優秀作品頒獎會研討會圍繞“藝術與人民、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改革”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對獲得組織工作獎的單位和優秀作品進行了表彰。

1993年10月,湖北舉辦了《全國工業攝影創作研討交流會》,省委老領導韓寧夫、沈因洛、石川、黃正夏、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重農、副部長周祖元武鋼黨委書記趙文源及全國各省近百名攝影代表出席了會議。壹舉沖破攝影界的沈悶局面,開創企藝聯姻的新途徑。

這壹系列攝影創作、展覽、研討、交流和聯誼活動的進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會員的積極性,進壹步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號召力。

1994年3月,中國攝影家協會在全國攝影工作會上介紹並推廣湖北經驗。攝影報刊連篇累續地介紹湖北情況,稱當年為攝影界的“湖北年”。

協會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來開展活動,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用相機記錄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截止2000年,據不完全統計,湖北有51余人舉辦了攝影展覽,有54余人出版了攝影作品集和攝影專著,有214余幅作品在全國和國際攝影展覽比賽中入選獲獎,有23余篇論文在全國攝影理論年會上發表,有 139 人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湖北的會員也發展到 1500余人。

湖北攝影家協會成立四十年多來,湖北攝影界人才輩出,攝影隊伍不斷壯大,攝影活動豐富多彩,攝影創作熱火朝天,攝影理論多元發展,攝影成果斑斕紛呈,協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號召力不斷增強。廣大的攝影家們以純潔美好的心靈,用自己創作的成果裝扮了藝術的殿堂,記錄了社會發展的歷程,弘揚了時代的主旋律,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出了作品,出了人才,出了成果。成為壹支無愧於黨和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

  • 上一篇: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是
  • 下一篇:關於愛情短句英文網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