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中国式大片的特征

中国式大片的特征

弱肉强食

大片时代

生存法则的核心,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越强越具杀伤力。

狼与鹿的生存斗争例子与此相似:面对敏捷的鹿,只有最灵巧掌握的狼才能获得最好的生存机会;另外,弱小病残的鹿最容易成为狼的佳肴,结果是敏捷的鹿

中国式大片将“弱肉强食”发挥到极致,在将自己不断做大做高的同时享受政策性的保驾护航,成为最伟大的“强者”。其他电影,只有“敏捷的鹿”,才能在它们的刺眼光芒下照射微光。

在中国“大片”,讲应该有两种大片。一个是自中国首部进口分账大片《亡命》天涯》而开始的“引进大片”。另一部大片,就是中国娱乐这十年最荒诞和最巨大的主角,自《英雄》始祖的“中国式大片”。

中国式大片的前三个字“中国”,是后来才去加上的。我们本来都天真的以为大片提示语,加上即使“国产”二字,也不过是一种方式直指“madeinchina”的民族工业骄傲感(《英雄》上映前,一位评论员曾策划大型专题报道《英雄赞歌》,并在前言里欢呼:“《英雄??》是国产电影中第一部真正相当于的‘大片’”)。渐渐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式大片”(下面所提“大片”如无定语,皆为中国式大片的称呼),我们终于明白,有中国特色的大片之各特色。

迄今为止,中国制作了五部大片,2001年,《英雄》,2004年,《十面埋伏》,2005年,《无极》,2006年,《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五部中国式大片的一些自然布局各不相同,但除了相似的豪华布局,铺张的昂贵预算之外,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的特征:

一、都在高收藏的同时遭遇狂欢式的恶评

一部电影遭遇批评不奇怪,遭遇猛烈的批评也时有发生。但颇为奇怪的是,五部大片所遭遇的是狂欢式的恶评。除了观众发行令创作者直接的笑声外,在网络上,可以称之为谩骂式的恶评浪奔浪流,汹涌涌动的澎湃。在表达对影片反感的同时,也似乎能感觉到到表达者的快意。

如果说《英雄》引发的《笑潮还令当时的大片制作者有些措手不及的话,到了五年后的《夜宴》,《笑潮已经成为看大片》而大片之作《黄金甲》更把杜绝笑场作为创作追求的目标。它基本上达到了,报道显示,这部升级换代的大片只引发了一次笑常,然而,《黄金》 《甲》在为大片赢得了难得的口碑的同时也收获了更激烈的碰撞。批评者的措辞远甚前几部大片。对《黄金甲》引起的两极反应,或可作为接受美学的经典案例,有待理论家深入分析。我个人的解读是,或许正是《因为黄金甲》对杜绝笑场的追求,却使观众在受到影片“侵犯”的同时却无法通过笑场硬盘解救,继而引发空前的愤怒。

二、都有主旋律性的美学特点

大片何以“侵犯”了观众?这大概是大片制作者最不能理解的事情。张艺谋曾经用过三分钟观众漂亮画面作品的辩护。大片不约而同地都表现出了对画面的追求。本来这种追求可以说是对观众的讨好。这里暂时搁置一下观众被“侵犯”的话题,先讨论一下大片在美学上追求上的一致性。

两位电影学者对视觉大片有如下描述:

“唯漂亮主义”的美学品位在目前中国是很有主旋律性的,它的听觉传导方式是逐步规范化、定型化、化的,它的一些固定意象就是在各种申请片(申奥片、申博片)和中央电视台的重大节日宣传片和主旋律电影、MTV、春节联欢晚会上发展起来的(郝建评《十面埋伏》,《将唯美丽主义推向世界》)

“对于高山大川的那些激情绘画,从一个中心运用开去的构图(不止一次),没有涉及的一律的军队,木偶似的面无表情并服装统一的元老们,包括这部影片中没有一个闲杂人员,没有出现一个日常或市井生活的场景,不存在一个噪音和杂音,再次令人想起苏珊·桑塔格笔下对于第一次是希特勒御用导演瑞芬斯坦的分析。”(崔卫平评《无极》:《一部反对观众的影片》)

说的是其中两部大片,但其实亦可以涵盖另外三部。尤其是《黄金甲》,可以视为这种风格的完全大成作,极端之作。

三、都对普罗做出大众拒绝的姿势

五部大片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同样的有中国特色的美学面貌,而这种面貌表面诉求诸感官愉悦,实则对个体性的诉求却是统一的。我个人把这种面貌风格起名为“团体美学”。在《黄金甲》中,这种风格达到极致,从而走向它的反面。所以有人从反操面出发赞扬该片,也有人对这种极致表现出极端的反感。

表面上,大片似乎是在追求最广泛的受众,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有影评人这样评论《无极》:“一部反普罗的电影;它本来就不是拍给‘人’看”的,它是拍给神(自以为是神的人)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极》也或者一部福利旷世奇片了。当《角斗士》、《魔戒》、《天国王朝》这样的巨片都讲述了个体的抗争和苏醒时,只有《无极》,敢于逆潮流而动,不把精神落点放在人间。”(虞晓毅《陈凯歌一个人在天上》)这个论述用在其他大片身上,一样贴切。

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大片都未将精神落点放在人间。好莱坞大片里通常都会遵守存在式的普世价值观,比如爱与自由、人性的解放,中国式大片却基本上表现出了贵族气的漠视,甚至嘲讽。这样的诉求,辅以团体操美学,势必令观众感觉受到“侵犯”(普世的诉求得不到释放),受到侵犯要寻找缺口,看大片时不要紧随创作者进入其预设的姿势,而是去寻找破绽寻找笑场,这种寻找越来越活跃。而到了大片极限之作《黄金甲》,寻找却碰壁了于是没有笑场,批评却变成了痛斥。

四、主角都是王

因为无法从国内市场收回成本,国际市场的需求变成了主导。 《虎藏龙》的示范作用,古装+武侠成为大片的例牌选择。

不过耐人寻味,同样是武侠加古装的是,《卧虎卧藏龙》的主人公是江湖侠客,而大片的主角却变成了生活在宫廷之外的王或王身边的人。

五、创作者都是“王者”

这些生活在宫廷的主角们是否创作者的心理预想,不能妄断,虽然评论家很容易发生这样的联想。大型片的创作者,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是中国电影位置的最高三位导演。这顺理成章,位置高才可以借鉴巨额资金、调度大量资源完成中国电影的大片工程。

相信在行政部门的眼里,大片已被视为中国电影工业的重点工程,其影响力不仅如此简单。电影局领导亦公开现场阐述大片对中国电影工业的意义,享受到政策性的保驾护航,符合中国国情,不足为奇,但并不意味着不会有反效果。

类似于数字院线之争,《黄金甲》片方强调了市场选择的自由,但问题是,数字院线初始建设初期就保护了中小投资电影的产权,市场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站不住脚脚,欺行霸市的指责其来有自。

创作者往往委屈,尤其制作了三部大片的张艺谋,他的每一部大片其实都颇有心地吸取了一些评论的意见。比如《黄金甲》与《英雄》在主题上的完全相背,矛头直指统治者。但批评仍然刺耳,恶搞依然“偶像狂”。

这是因为诞生于新世纪的中国式大片,上面标有明显的当下中国的胎记。它被当成一个过渡的载体,对现实的愤怒与不满,对威权的不剥削与厌弃,都情不自禁地发泄泄愤。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观看

钭江明

大投资

《英雄》2.4亿人民币

《十面》埋伏》2.5亿人民币(换句话说是2.7亿)

《无极》超过3.5亿人民币

《夜宴》2亿人民币

《满城尽》带黄金甲》3.6亿人民币

高占有

《英雄》2.35亿人民币

《十面埋伏》1.5亿人民币

《无极》1.8亿人民币

《夜宴》1.4亿人民币

《满城尽带黄金甲》累计投资逼近2亿人民币

保护

2002年:《英雄》为满足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报名条件,破天荒在公映前两个月——9月24日在深圳小范围公映一个星期。到了12月中公映当时,原计划12月推出的国产片《天地英雄》和《绿茶》则推迟到次年2月上映。在国产片中首次出现“回避大片”的现象。

2004年暑假:《十面埋伏》原定安排于7、8月上映的进口大片《蜘蛛侠II》、《特洛伊》、《哈利·波特Ⅲ》都给《十面埋伏》让道。整个暑期档的黄金奖杯被这部国产大片占领,并出现了“8月国产片保护月”一说。

2006年12月:《满城尽带黄金甲》发行方与全国数字院线签署垄断投影协议,从2006年12月14日到2007年1月14日,整整一个月期限全国数字院线只能投影《黄金甲》,而不得投影包括《伤城》、《三峡好人》 、《面纱》包含的任何贺岁影片。

直接引语

这种为市场而拍的电影必须满足最大多数人群的喜爱,但《英雄》里对秦始皇的认识、《夜宴》中的价值观,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深有同感吗?——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2006年12月(《新京报》)

将所有的“大牌明星”集中在电影中,人为抬高了制作成本和投资风险,不是健康的行为。希望中国的电影产业能够发展得“非常正常”,“不要垮在几部大片子上” ——香港电影人吴思远2006年10月(新华网)

如果说这几年这几部大片对电影市场确实产生了人心产生影响,就是在新投资中打了一只针鸡血:投就投大的,全球分账,进主流院线,一千万美元以下的,上房不带剑的,叫人瞧不出大家从前心里其实挺狠的,不叫电影。……全国一年只放几部电影呢。还不如样板戏呢,那还八个呢。希望天阴太阳突然出来了,大家一起指着一帮古代人喊:这是电影。——王朔2006年《收获》第5期

中国电影已经全面进入国产大片时代,国产电影的市场化程度普遍提高,对国外大片即将结束难以望其项背的底线。

——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2005中国电影百年媒体通气会

这是一个大片时代,但不是一个大片承载和大片弥漫的时代。从《英雄》到《满城尽》 《带黄金甲》才4年多时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大片,并获得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热效应,这就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在特殊阶段做出的特殊贡献。_——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2006年12月(《南方周末》)

商业电影《叫座不叫好》比《叫好不叫座》更有价值。——北京新影联院线新闻中间高军2006年12月(《新京报》)

  • 上一篇:你怎么看待孙俪在《辣妈正传》中的衣品?
  • 下一篇:《昆虫记》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思想,主题思想,你的评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