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我想要《丹韻詞音》的講稿,哪裏可以找到?(文字版的)謝謝!

我想要《丹韻詞音》的講稿,哪裏可以找到?(文字版的)謝謝!

丹韻詞音·詩意春風

於丹

今天我們在這兒說說中國的詩歌。其實每壹個中國人是在詩歌裏,不知不覺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長。小的時候,我們誰沒有跟著李白看過床前明月光?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麽叫做思鄉,但是孩子的眼睛會像月光壹樣,清清亮亮的。誰小的時候沒跟著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也許,我們起起落落背詩的聲音就像啼鳥壹樣。誰長大以後戀愛中或失戀的時候,沒有想起李商隱的那個比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春蠶和蠟炬成了我們心裏兩個可以寄托的意象。誰在忙碌煩惱的時候不知道陶淵明呢?都在想著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吧!可以說,千古夕陽之下,陶淵明的心,溫暖了後世每壹叢帶霜的菊花。

再長大,我們心事沈沈,有了更深沈的焦慮、更深沈的憂傷。都知道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那樣浩蕩的悲傷跟我們自己的壹己之悲比起來,是不是我們的心會稍稍放下壹點呢?

年華再老去,我們都會輕輕地嘆壹聲氣,想起蔣捷說“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裏面沒有撕心裂肺的悲號,但是那種淡淡面對逝水流光時候的窺探,不是壹種深沈的人生嗎?

所有這壹切,裏面其實都有壹個核心的傳承,那就是意象。不管明月、啼鳥、菊花、蠟燭、春蠶、江水還是櫻桃、芭蕉,中國人在時光中的感悟,從來不是直接去說我或喜、我或悲、我或愁、我或激揚慷慨,他壹定會托付給某壹個意象。

走到今天,我們的眼界更開闊了,我們的技術更發達了,我們的物質更繁盛了,每壹個人生命中的可能性都在增長。但是我們的詩情有托付嗎?我們總會有某種時刻,忽然間詩思上湧,但是吟不出口來。因為我們不知道去找到壹個什麽樣的載體,而這個載體在詩中就是意象。很多人會說,時光走到了今天,詩對我們究竟是壹種必需品還是壹種奢侈品?可能相比於我們的房貸,孩子的學費,還有我們的醫藥費,還有每壹個人工作中的那些夢想,詩歌真的變得很奢侈。但是我想,如果我們真的願意相信,詩意是中國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們也許真的就可以過得詩意盎然。

什麽是春天呢?春天其實是人心中朦朧的壹種憧憬,是對生命所有的寄予和希望。中國人愛說壹年之計在於春,也就是說,春光之中壹切還都來得及。壹點壹點地,把夢想種在現實的土地上,看它開花,看它抽穗,看它結果。這個過程妳還可以企望,所以春天來得總是格外細膩。中國人為什麽詩情老是圍繞著早春呢?因為春天寫的總有壹些美麗的發現。壹個早春冉冉升起,直到年華漸遠,壹個新的歲月開始了,在這個早春中,人心中壹切的舒展,如此從容。

小學課本裏就有韓愈寫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寥寥四句,壹首七絕,讀起來每壹個字那麽耐人尋味。天街小雨潤如酥,我們每壹個人都能夠想壹想,那種酥軟酥麻的感覺是什麽樣子的。我們今天會覺得雨打下來是潮的是濕的,妳說它潤,我們能理解,妳能感覺到什麽叫小雨如酥嗎?

他的這壹句詩,總是讓我想起來湯顯祖寫《牡丹亭》杜麗娘在遊園之前看春天,二八芳華少女對春天的那種形容。她說“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她說妳看裊裊的晴光,它是搖漾著吹來了我閑閑的院落。我眼前的春天是什麽呢?春天如同細細的彩絲彩線壹樣,到我的眼前,壹痕壹痕地抽開。

春天要有什麽樣的心才能去發現潤如酥的小雨,春光如線裊裊襲來呢?韓韓愈接著說,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個感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還曾記得,遠遠看去連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經朦朦綠色了,但是妳近了去看,不管地上的草還是眼前的柳枝,分明還沒有綠意,只有離得很遠的時候,淡淡的壹抹,這就叫“遙看近卻無”。柳絲已經搖漾了,什麽樣的柳呢?他用了壹個字,叫做“煙”柳。“最是壹年春好處”,最好的春天是搖漾的煙柳滿皇都。我們知道,形容水上含煙裊裊升起的時候,有壹個詞,叫做“煙波”。煙波浩渺那也是如煙,柳絲蕩漾依然如煙,人心事如煙,看世事歲月也如煙。有些往事不如煙,它還繚繞在心,我們能夠知道煙字裏面,裊裊蕩湧的那種氣息、那種光影對我們的心是壹種什麽樣的打動。只有早春才是如此,春光再盛、再晚的時候,都不是這番景色。

我們小的時候,都背過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個詩詞我還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爸爸就開始教我背,而且帶著我去看什麽叫做細葉新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回來,又是奶聲奶氣地在念這首詩,所有人的年華都曾經從早春經過,我們都曾經天真地用小手拈著柳葉,去用孩子壹樣浪漫的幻想去想什麽叫做“二月春風似剪刀”。是春風壹縷壹縷的,像我們做手工剪彩紙那樣,把柳絲裁成了這等婀娜的模樣。

其實在累了的時候,我喜歡對著壹盞春茶,淡淡地在心裏去回憶這些小時候念熟的句子,心漸漸地就柔軟了,就松弛了,被春雨滋潤了,被煙柳感動了,心漸漸地就輕盈了,被春風托舉了。

我們還有多少春光可以流連?我們今天忙得已經分不出壹年四季了。我們試壹試跟著白居易走壹走錢塘湖邊。

“孤山寺北賈亭西”,這個地方是哪兒呢?“水面初平雲腳低”,顯然這是西湖了。只有春天的水面漸漸漸漸地漲起來,可以用“初平”,因為它從冬天的低落已經春水上漲。而遠處天邊的春雲漸漸垂下來,水和天漸漸要相連了。再看近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對得如此之工,但是新鮮、玲瓏、活潑、流利。他用的是“幾處”,用的是“誰家”,想想看如果我們換壹個字,說,處處早鶯,那就用不著爭暖樹了,因為已經到處鶯歌,顯然春已盛;我們再換壹個字,用家家新燕,那就不用小心翼翼地啄春泥了,因為那已經到暮春了,鶯歌燕舞都已經多出來的時候,哪有這點“幾處”和“早春”的時候,人心裏驀然相逢的驚喜呢?漸漸地,春真的深了。“亂花漸欲迷人眼”,花逐漸開得紛盛了,紛紛擾擾亂紅之間,人眼開始變得迷離了、沈醉了。“淺草才能沒馬蹄”,花綻放的時候草跟著長,但是草還未深,在這壹條筆直大道的白堤上,多少人踏馬遊春,妳想過嗎?馬蹄下的小草剛剛長出來,將將沒了馬蹄,這是早春氣象。“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壹條白堤,是白居易的政績,白居易在杭州任上,看著如此風景,內心那樣的壹種感動。

其實我們對比壹下,他從洛陽來的時候寫過洛陽的春天,洛陽的春天什麽樣呢?他寫的《魏王堤》寫得也很好,他說,“花寒懶發鳥慵啼”,北方的花比南方的花要懶,它沒那麽勤快,太早的時候寒氣尚重,起不來。所以,“花寒懶發”。妳看北方有的時候,很冷的早晨,人伸個懶腰,都不願出熱乎乎的被窩。所以花也隨人,在北方的寒冷中,懶懶的、漸漸的,要晚晚的再出來。妳再看鳥,“鳥慵啼”,也是壹份慵懶。寒氣還重,哪有那麽多生命的歡欣?那人要去尋春了,“信馬閑行到日西”,壹直找到沈沈落日都西斜了,“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終於我找到這個地方,在魏王堤上,還算是未春先有思。春意還沒萌動,這兒有柳樹,我在這個地方托付壹點我的思情吧。看見這點柳條,還是柳條無力的魏王堤,白居易這種刻畫,今天看起來真是讓我們動心動情。南北方的春天,我們曾經這麽深地感受過嗎?

大概在穆宗長慶三年的七月到長慶四年的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所以他在他的白堤之上去這樣詠春。後來又轉任蘇州刺史,到55歲的時候回到了洛陽,那麽再看洛陽北方那壹片慵懶沈重的春色,他的心中對江南有什麽樣的牽絆呢?如果說在錢塘湖邊,他看著西湖詠壹個早春,那個時候還有從容細膩的發現,那麽人遠歸之後,在輪轉十多年,他對江南的那種思念就已經不是這麽纖弱精細了,那是壹種蓬勃熱烈、魂牽夢縈。

我們都熟悉白居易在67歲暮年時光寫出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有多好?江南的花兒、江南的水,居然如此明艷。日出江花紅,紅得比火還艷;江水綠,綠得比藍還要濃。過去大家知道,杜甫寫詩是特別善用色彩的,杜甫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說江有多麽綠呢?鳥倏地壹下過去,碧江更襯出鳥的潔白,而山又有多麽青呢?朵朵的鮮花像燃燒壹樣。這個色彩很明麗。再比如我們更熟悉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都很顯眼。但是妳看,白居易在回到北方之後,那種詩情欲燃的時候寫出來照樣是鮮亮的色彩,這樣的詩寫出來的,其實就是隨物賦形,充滿所在。到處都是蓬勃,到處都是新鮮。

其實我們今天想起來,每個人大概都曾經看過白居易也曾見到的春色,但是我們既沒有那樣壹種細膩婉約的筆觸去點染早春,也沒有遠離之後魂牽夢系那種蓬勃熱烈去憶江南。我們曾經相逢過的春天,在這些古人的詩句裏面。讓我們壹點壹點的,去喚醒回憶吧。

李山甫在《寒食》這首詩裏說“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這就像剛才我說,“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寫的也是“有時”而不是“時時”,“到處”——不同的地方——有的都是“三點兩點雨”、“十枝五枝花”。這點生動就在於它的蓬勃剛剛透出壹點消息,還沒有到爛漫,還沒有滿眼滿目都是春意。

陸遊說得更好,“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壹夜枕上無眠,聽著瀝瀝淅淅的春雨,然後詩人就想,到明天早晨,應該早早的就有賣杏花的人了。這壹夜春雨吹開了多少早春的花?今天讀壹讀這樣的詩,我們去感受壹下已經久違的春天,我們還有多少人能夠細細地在春光裏去看它的變化,從早春到暮春有什麽變化?

蘇東坡寫他看見的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妳知道那個杏子樹上,原來開的可以賣的那些杏花,逐漸逐漸就花瓣雕落了,這叫花褪殘紅,然後妳漸漸就看到花蕊裏面包裹著的那個小果子漸漸長大了,看出來那是青杏了,但是很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壹個“飛”壹個“繞”,妳會覺得眼前壹切風景是流動的,絕不僵死。“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柳老不吹綿,妳會知道柳絮吹著吹著就少了,那說明柳條已經很密了。在這壹個時刻,放眼四望已經芳草萋萋,“天涯何處無芳草”。

寫春天,有許多的玲瓏與爛漫。我們對春天的描述,要說最細膩,那我們還是來看壹位女詞人。

李清照在她少女時光寫的《如夢令》,眼中是什麽樣的春天呢?壹首小詞,幾句問答而已。“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說的是壹個貴族少女,她聽著昨天晚上雨疏風驟,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解釋,這裏的疏,不是疏朗之疏,而是雨很狂,嘩嘩夾雜著風,密集地打過來。她說那樣的風和雨打下來,人聽著聽著,因為她帶酒,所以她入睡了。睡醒的時候,心事還沒有放下,還惦著昨天夜裏的風雨,所以壹撐起來就趕緊去問自己的丫鬟,說妳去看看外頭的海棠樹怎麽樣。這個粗心的小丫鬟壹邊卷簾壹邊在那兒說,還好還好,雖然說下了壹夜的雨,但是海棠花沒怎麽變。然後這個主人公就說,妳這個傻丫頭,妳太粗心了,妳再去看看,應該那些紅的少了很多,但是綠的卻添了不少!這就叫做“綠肥紅瘦”。

今天要用這麽多話來描述的壹個場景,六句小詞,無數曲折,壹步壹景,就如同我們去遊壹座園林,那種惜春之心,就在這樣少女問答之中盡顯紙上,這不動人嗎?

古人和今人隔的,只是壹段歲月嗎?有的時候我想,我們隔了多少心情?年年春來,但是我們還有當年人們的那種心事嗎?其實春天意識的蘇醒,有的時候也是人心之中春意蕩漾,有的時候也是春天那種女兒心情去看自己嬌嫩的青春生命。

歐陽炯的《春情》裏面,真是寫盡了壹個少婦的春情。寥寥八句,連用十個春字,“春來階砌,春雨如絲細,春地滿飄紅杏蒂,春春燕舞隨風勢,春幡細縷春繒,春閨壹點春燈,自是春心繚亂,非幹春夢無憑。”其實,在詩詞裏頭,壹個字來回反復用,這是大忌。八句裏面連用十個春,妳覺得累贅嗎?妳覺得羅嗦嗎?妳只覺得滿紙生春、撲面春風。妳就看這下半闕,寫的這個春中少婦的心情,“春幡細縷春繒”,春幡是什麽?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子和少婦,去迎春的時候,或者插柳樹上,甚至就插在自己鬢角上,用春天薄薄的漂亮的絲綢做的那些小旗子,所以春繒就是那些薄紗。也許這個巧手的少婦,自己桃紅柳綠做了很多小春幡,想要插在自己的鬢邊去迎接她的丈夫,讓丈夫陪她遊春。但是丈夫沒有歸來,所以她懶懶地把這些春幡就扔在桌上,壹點都沒收拾。眼前在深閨不眠之夜陪她的有什麽呢?只有壹盞燈,所以眼下是“春閨壹點春燈”。終於熬不住了,做夢,夢見她愛人歸來。這樣壹番春夢遠了,驚醒的時候心裏更煩,於是自己明白了,“自是春心繚亂,非幹春夢無憑”。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夢?是自己的心亂了。春天到底在哪兒呢?春天在人心裏!

心裏有花開,心裏有發現,人的生命才含春色。《牡丹亭》寫16歲的少女杜麗娘,壹步跨進自己家的庭院,發現大好年光原來都在閨塾裏跟著腐儒陳最良去讀書了,自己家的花園沒來過。所以她長嘆壹聲“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人不進來,哪知道有春天。細細看去,“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想壹想眼前不是沒有春花,但姹紫嫣紅開遍,不也只剩了斷井頹垣陪著?無人欣賞,就算有良辰美景但奈何天,就算有賞心樂事,可是落在了誰家院?壹切和自己無關,看那些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但杜麗娘呢?自稱“錦屏人”,壹道錦繡屏風把她隔在屋裏,而大好春光都在屏風之外。“忒看的韶光賤”,這壹切壹切與她自己是不相關聯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感春傷懷,所以她就做了那樣壹個驚天動地的大夢,夢見書生柳夢梅,擎著柳枝來尋她,跟她說:“則為妳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這個生命的覺醒來得突如其來,來得蓬勃難擋,所以生生死死,“情不知所起,壹往而深”。

我們今天讀這樣的詩,看這樣的戲,還能夠深刻地去感知我們的生命中,也會有從未蘇醒的春天。不要說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少男少女的時光,妳相信嗎,有很多人直至生命老去,他的春天壹直沒有蘇醒,他的生命在冬眠狀態下走完了壹年的流光。他在這個世界上經歷了很多的困頓、穿越了很多的滄桑,他有很多的憂傷、有很多的惶惑、有很多的焦慮、有很多的悲苦,他可能忿世嫉俗、他可能指斥命運不公,他對抗這壹切只有自己忍辱負重。但是他從來不知道,還有壹種生命的春光,照樣可以去抵抗生命中所有的困頓挫折,可以讓壹個人保持著內心的那種歡暢和少年蓬勃的夢想,讓壹個人生命新鮮,讓壹個人在面對沈重負擔的時候,可以舉重若輕。那是壹種境界,它需要生命真的蘇醒。

張先這個人,號稱“三影郎中”,寫“雲破月來花弄影”。他是個多情的人,他曾經在月色之中“沈恨細思”,壹個人沈沈地想,壹個見不得郎君的女子,她羨慕桃花杏花,“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她說桃杏飛花就算被東風吹走,它也起碼還能夠駕著隨它而去,而我的夫君何在?所以這個多情的張先,在他的辭章裏說,突然聽見了杜鵑聲啼,“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在子規聲中他知道,又壹年春盡了。“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就剩那幾枝殘紅了,不忍它在風雨中雕零,所以他說我要把殘花折回來供在我的案頭,我看著這壹切,知道此刻風色緊了,梅雨時節快到了。“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這樣的壹個時刻,飛花柳濃,心事還藏得深深。突然之間,上半闋是聽見了子規啼,下半闋是聽見了琵琶聲,琵琶上的第四弦叫做幺弦,幺弦聲激切,彈出來直指人心。所以他說,不能再彈這個琵琶聲了,“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我真是覺得妳的琴弦上說盡了我的心事。我心中有什麽呢?“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可能跟我差不多年齡的朋友會記得二十年前特別流行瓊瑤的小說,我記得我在上高中、上大學的時候讀瓊瑤小說《心有千千結》,從那個時候我就特別愛張先的這句詞,說得那麽沈痛,說得那麽裹挾,說得不遮不掩,直指他的心中愛戀傷痛。“天不老,情難絕”,天會老嗎?天不老去,情絲不死,“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樣的壹顆心,打不開。整夜過去了,“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外面的太陽還沒有升起,但是深夜的燈已經燃盡了。

這其實就是人間的離愁別恨了,所以什麽是人間的春愁呢?李商隱說得好“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春天多麽繁盛,但是春心要是跟春天去爭發的話,妳會知道人的那種相思是壹寸相思壹寸灰。

凡此種種,都是人心中的懷恨,都是人的心事,我相信天不老情難絕,只要有人生的延續,這壹切的故事還在上演。

我們還有多少人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眼淚,今天我們看電視劇還會垂淚,我們看網絡小說還願意傷情,但是我們還願意念古詩嗎?我們還願意在詩詞如此簡約的意象中找到那種托付嗎?詩詞的意象可不僅僅講這些小情小調,個人的離別憂傷,它是可以以壹個繁盛的春天對比江山寥落的。那種觸目驚心,讀起來今天每個人還會心中怦然而動。

還是那個入宋的後主李煜,他在壹個春天裏聽見了什麽又看見了什麽呢?那樣壹個不眠深夜,聽見“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在那些潺潺的雨聲中,壹個春天又雕謝了。“羅衾不耐五更寒”,越發感到身上的被子薄了,春寒襲來,驚醒之後突然知道“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剛剛做過壹個什麽夢?是夢見故國江山了嗎?是夢見當面的勝景樂事了嗎?突然驚醒“夢裏不知身是客”,突然知道身在何方,起來再也睡不著了,但是不敢上樓,“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上了樓臺就要遠眺,想見當年故國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什麽時候再相見,今生還會有相逢嗎?不知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看見春花逐落水,只這四個字,“天上人間”,當年的追憶如同前塵往事,恍如隔世,人間此刻,此情何堪?這就是李煜的春天。

中國的詩詞,真的是要念的,平白如話,朗朗上口。我們就是念壹遍,內心已經會有壹些春風拂漾,已經會有壹些春思湧動。

杜甫在《曲江》這首詩中說,“壹點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減壹片花,春意就雕損了,何況眼前那是風飄萬點。

歐陽修寫《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想起來當年與自己的戀人攜手,在東風之間遊遍春花洛陽城,那個時候洛陽牡丹也曾經映著他們兩個人默契的笑影。但今天,“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這裏寫了三年的看花,去年雙雙來見,今年孤單壹人,但今年比去年要更好,明年的花更好,但“知與誰同”,更不知道人在何方。這是人見世間春意爛漫而產生的那種珍惜之感,春愁重恨,真的只是壹件落寞的哀傷之事嗎?有的時候,它在我們的內心喚起多少留戀?

還是歐陽修,看見三月暮春天,“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雨橫風狂三月暮”,暮春時候,春天真的要走了,所以這裏有壹個動作“門掩黃昏”,趕緊關上門,關上門想要把春天留住,但“無計留春住”,關不住。所以唯有淚眼問花,能不走嗎?春花無語,無語之中,“亂紅飛過秋千去”,還是走了。所以最後的這兩句,王國維先生評價說這就叫做“有我之境,處處皆著我之色彩”,這寫的是花嗎?是秋千嗎?這寫的是人的淚眼看的,有傷感的暮春。

所以李清照在《壹剪梅》裏面寫到“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壹剪梅這個詞牌子也是小詞,這麽短的小詞,能寫人的兩處閑愁,才下了眉頭,強把自己的容顏解開,又上心頭,但心事無處托付,這樣的壹點春愁,有的時候,人想要走得更遠壹點,偏偏看見春愁更濃了。

秦觀說“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壹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壹個什麽時節?是壹個人看見少年流光留不住的時節,所以這樣的時候,飛絮落花,人想要去壹登樓,然後看見滿眼春江,他說,就算春江都是淚,也流不動我許多愁。春恨多深啊!

我們今天可能會說,春恨無聊,我們今天現實的煩惱已經這麽多了,為什麽妳在詩詞裏還要給我們添愁增恨呢?詩詞難道不是為了解憂的嗎?有時候我想,今天我們期待那種有品質的快樂,但其實連有品質的憂傷現在都很難得了。我們有很多煩惱,因為失業、因為失戀、因為失去很多我們身邊有形的擁有,但是煩惱不是憂愁,憂愁有時候是妳骨髓深處的悲天憫人,是人看見自然流光帶走世界上更多有價值東西的時候那種深深的悲嘆。真正的憂傷是人生有情,對世間的壹切,人間的不公正,那些更弱勢的煩惱,對他的同情和相助,所有這壹切需要人心柔軟,需要人心能夠在流光中有壹種喚醒、有壹種珍惜。

古人對春天有多珍惜呢?辛棄疾,這樣壹個壯士,這樣壹個鐵骨錚錚主戰的老將,妳看看他在柔春面前,誰說男兒不柔情?他這樣壹個試手補天裂的老將,他的惜春心多麽纏綿。“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他說壹番壹番的風雨,匆匆間春天真的又走了。我因為惜春,別人盼著花開,我老在祈禱花開晚點。晚點開它就晚點走,因為它開了就要雕零。所以他說,春花沒開之前,我就跟別人不壹樣,我讓好日子晚點來晚點來,壹直到今天,果然落花要走了,這壹刻他急急地去留春,他對春天斷喝“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他說,春天啊,妳站住吧,妳回不去了,妳已經迷了歸途!李白所謂“回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人回頭壹看,全是春草,有時候會迷路的。辛棄疾如此多情,他跟春天說妳也會迷路的,春草已經迷了妳的歸途,妳就在這兒吧!“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我說了、我留了又能怎樣?春天不回答。比我更多情的就是在畫檐角上暗暗織出來的那些蜘蛛網,壹天到晚的想要用自己的網子多粘壹點柳絮,這算是壹種挽留吧,這算是壹點多情吧。說春花紅,春柳碧,這是多情。我們今天都懂得,但是誰會覺得蜘蛛網多情?在辛棄疾的眼中,蜘蛛網也是多情。

所以剛才說,聽不得杜宇聲聲催歸,人在這個時候,最後人情的迸發還是思戀。為什麽古人會傷春會惜春?說到底是他們心中有春愁,有深情。最後人間多少情,還是落在自己的心事上。

記得小時候寫作文,老師總是說我們觀察得不好,用的意象不足,讓去學古人。小的時候只知道照搬照抄別人用過的意象,但長大才明白,我們遠離的其實是這份精細的心情。

我們今天,每到春來還有那樣的惆悵嗎?我們今天,再在春天裏面流連的時候,我們還知道春意在心中的響動嗎?就是因為有這麽多首我們所熟悉的春天的詩詞,壹點壹點打開我們,讓我們的心在春天裏面都經歷壹次蘇醒,我們才會深深看見生命的深處。

  • 上一篇:我想修電腦主板,請問要些什麽工具
  • 下一篇:如何評價張嘉佳電影擺渡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