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

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别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和阳跷脉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主治多种疾病,尤其对风邪引起的疾患更佳。临床应用也很广泛,如治疗感冒、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关于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和进针深度,各家说法不一。大多数古籍记载风池穴宜直刺3-7分,《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提出可针1寸2分,《循经考穴编》提出透刺1寸5分。

上海市名中医严君白教授认为:针刺或艾灸(间接灸)风池穴位,可以唤醒人体一身之阳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阳气盛,气血通,风寒之邪自然容易消散。因此,风池穴的临床运用配方仅限于上述这些疾病,只要患者出现阳气不足、正虚邪恋的证候,都可以从风池穴入手。

严教授对风池穴常施以下7种刺法。

经常浅刺法

1.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主治多种疾病。用1.5寸毫针向鼻尖方向刺入0.5-1.0寸。感应震动局部酸胀,或向头顶、间歇部、前额及眼睑水肿,可主治各种头痛、颈性发热晕、耳性发热晕、感冒、昏厥原因的发热、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耳鸣、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颈前肿大、甲状腺功能激发等疾病。鼻为肺之窍,向鼻方向尖针刺可增强其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效果更为显着。

特殊深刺法

2.针尖斜向取2.5寸毫针,用小幅度捻转法,向对侧眼窝方向靠颈椎深刺,可达2寸以上,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1寸。此时多出现吸气的针感,循胆经向上,传至耳廓部及头顶,再向前传至前额,直抵眼部。病人得气后,可头痛、头晕、头沉、目痹、面痛、耳塞等症状减轻或消除。

3.针尖向同侧鼻旁平直刺入,治疗中风后遗症。 刺法同2,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

眼窝下2.3寸,针感或同2,或向上、下肢及躯干流行。对于中风后偏瘫或半侧肢体麻木等康复较好。

4.针刺向咽喉方向,主治假性延髓麻痹等症。取2寸毫针向咽喉方向刺入1.5-2

寸。风池穴深刻解剖显示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故针另外,风池为胆经要穴,“胆主断断”,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强其醒脑开窍,通利咽喉之功效。

5取3寸毫针,针刺方向对喉咙而外侧外侧,进针2.5寸,针感头部向同侧阳白穴位放射。风池穴外斜刺,直达病所,有行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除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效果显着,对肝阳上亢、瘀血阻滞、痰浊上扰

6.针尖向同侧口角下方刺入,治疗躯干、颈项、四肢以及咽喉、气管疾患。

针刺向同侧口角下方,过颈深度,深度约2-3寸,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3.3寸,此时针感除循胆经上传外,延伸至同侧上、下肢和躯干,局部可传到喉部附近。

透刺法

7.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主治颈椎病等症。取2.5寸毫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进针1.5-2寸。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构成颈椎夹脊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脑供血,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更为显着。

严教授经验:施针者宜气定神闲,抱元守一,仔细感受针下气血之流动和病人的反应,深刺进针后若无针感,可退针稍变方向再刺入,随着针刺的逐渐加深,可出现第1次针感(浅刺),第2次针感(深)但,在进针时,要与患者接触时,针感较强烈的,或患者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

风池穴的安全深度

针刺风池穴不当造成医疗事故,但不及风府、哑门两穴多,但也有报道。针刺过深,位置偏斜可以分布网膜下腔静脉。风池穴的中间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如针刺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对于风池穴的安全深度,人体解剖学家也做了很多研究。

杨占林《关于风府、哑门、风池穴直刺深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向对侧眼球方向1-2寸,无进颅危险;②针向前方直刺和针向鼻尖同样深度,以及左右透刺(横刺)阑(50-75mm),亦无进颅危险;③针向对侧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最易进入颅腔,此方向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颅腔方向相对应。针向对侧耳屏至颅腔的深度如下,左风池(右耳屏):男性均值(41.21 3.82)mm,女性均值(43.88 4.61)mm;右风池(向左耳屏):男性均值(41.21 3.6)mm,女性均值(43.19 4.71)mm。安全深度应在此范围内。但数据仅作为参考,临床运用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考虑个体差异,对瘦人适当减少进针深度,经验者利用艾灸和推不足的手法拿,以时日,也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严教授在实践中总结:风池穴的进针方向、深度不同,针感将捕捉而异,所获效果亦不同,换言之,要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应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想要验证是否达到治疗要求,则需通过“气至病所”的捕捉反映来判断。

头皮针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编者:“方氏头皮针”是方云鹏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因方医师在蓝田县工作时首次提出,故“头针”被人们誉为“蓝田” 1976年,考虑到头针,主要只是在头部的“头皮”部分针灸,故又改名头皮针,为了有别于兄弟省市类似出现的头针等,也方氏将其更称为“陕西制头皮针”头皮针的创始人名方云鹏,方氏究竟在德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九年医学院学习,打响了陕西地震的西医基础,解放初被称为“西安一把刀”。 1958年因一次特殊疫情,开始重视头部具有特殊功能穴位的研究。1969年下放农村时开始对头皮针(当时称“头针”)的大量使用及研究推广。

1976年,考虑到头针的金针部位以头发覆盖的头皮部为主,方氏正式将自己创立的头针治疗体系命名为“头皮针”。在头皮针的研究中,方氏提出了伏脏伏象理论是对中医经络辨证以及形象理论的深入发展。它完善了总经络中枢与末稍经络中枢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经络理论的补充与发展。传承有独到的功效,方氏头皮针理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方云鹏简介:

方云鹂,男,河南省淮阳人,生于1909年。1936年毕业河南大学医学院,早年从事西医外科工作。1948年开始自学中医针灸,1952年进修于中央近似针灸实验学习班,1958年10月在西安市《卫生通讯》上发表了题目为《中医针灸替代》止痛药和强心剂》的论文,随后编着《针灸万年历》、《针灸日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环钟图及其应用》等书。然后将《针灸万年历》改编成BASICI程序,输入微型电子计算机,方氏已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病,对“头皮针”新的针灸方法,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均着书出版。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在临床实践中,方氏发现头部着着经络学说和神经学说包括的穴位区。经过数万计的患者,150多个种疾病的治疗观察,使头皮针穴区不断完善,***发现7个穴区,21个可用于治疗疾病的大脑头部功能定位在头皮表面的投射区,并以此理论作了一些探讨。

1.穴区定位及主治

(1)伏象:其穴区形似伏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之上的人体自身缩影。

①头颈均:冠状点前约长3 cm,宽2cm,其中头长、宽均2 cm,颈长宽1cm。

②上肢:由冠矢点沿冠状缝至蝶顶缝(翼点),其长11cm,其中由冠矢点至伏象肩2cm,肩至肘3.5cm,肘至腕3.5cm,腕至指尖2cm。(左右上肢相同)。

③躯干:由冠矢点至人字缝尖***长1401X1,分为背、腰、臀三部分。对面长6cm,宽3cm(分上、中、下三部,各占2cm)。腰部最高4cm、宽2cm(分上下腰部各长2cm),臀长4cm,宽3cm,分上下臀部,各占2cm。

④下肢:由人字缝尖沿人字缝依次至星点,***长9厘米,分臀部、膝盖、扶手三点,由人字缝尖至臀部长1.5厘米,臀部至膝盖3厘米,膝至奴隶3cm,奴隶至足趾尖1.5cm。

伏象主治: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如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耳聋、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炎、脑炎后遗症、脑震荡、神经衰弱、癫痫、失语、植物神经诱发、偏瘫、高血压病、低血糖病、冠心病、心律诱发、腰肌劳损

(2)伏藏:是横伏于前发际部位的左右半侧人内部内部、皮肤缩形图。其头向额正中线,足向前角,分上、中、下三焦,总长6.5cm。①上焦:包括横膈上面的凹陷内脏、上肢、皮肤感觉和大脑思维,***占3cm。上焦的前2cm为头颈部,其宽为发际上1cm,下0.5cm。

从额正中线旁开2cm,前发际上2cm作为一点,再以额前发际正中线旁开1cm,其上3.5cm作为一点,两点连线即伏藏上肢部位,分成下、上臂及手部,约各占0.5001。上焦之后1001,发际上2 cm,下0.5cm宽为坚固。②中焦:脐以上凹陷以下内脏及躯干皮肤感觉,长1.5cm,发际上宽1.5cm,下宽0.5cm。③下焦:脐以下内深层皮肤感觉,、生殖系统,***长2cm。其下焦之前1.5cm,际上1.5cm,际下0.5cm的小腹、臀部、臀部。下焦之后0.5cm,际下1cm处为膝至奴隶部,际下1cm再进一步0.5cm处为足部(左右侧穴区相同)。

伏脏主治:内脏和皮肤异觉症,对全身的痛、触、冷、热、麻、痒、紧束感之类极其显着。如胃痉挛,胆囊炎,腹泻,痛经,肠绞痛,。消化不调,三叉神经痛,自汗,心恐惧,植物神经激活,毒素激活,皮肤褒瘅症,不发生麻疹,神经性炎皮,酒鼻渣,牛皮癣,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3) 、倒象:位于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即中央沟前回和中央沟后回在头皮表面的功能定位区。其主治疗感觉、运动中枢功能异常疾病。

(4)21个穴位。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①说话--运动性语言中枢投影区,主治:运动性失语、发音困难、口吃、舌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唇肌麻痹、大脑发育迟缓、舌颤等。②思维——位于左右额骨隆突之间。主治:智力减退、呆滞、癔病、幻听、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高血压、 ***济失眠、神志清晰、神经功能症、胃溃荡等。③书写--癫痫中枢投影区,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失语、失醒、高血压、低血糖、肺④记忆力--识字和读中枢投影区,主治:失读症、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耳鸣、惊心、腰酸腿痛、遗精、昏睡、头昏木、浮肿、气短、大脑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等。大脑发育迟缓。⑥运平--运动平衡中枢投影区,主治:失语证、末梢神经炎、震颤性麻痹:脑血管意外、***济补、指端红痛症、风湿性关节炎。视觉视力--中枢投影区,主治:视觉障碍、幻视、视野缺损、晕眩炎、视斑翳、青光眼、视神经乳头炎、玻璃体混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眼睑痉挛、头痛、头昏、头晕、鼻妞。⑧平衡--平衡中枢投影区,主治:偏瘫、眩晕、全身性***济头痛、眼球震颤、巴金森氏综合征、语言障碍等。⑨呼循--呼吸、循环中枢投影区,主治:心肺机能失常引起的咳嗽、气喘、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心跳过快、心律不齐、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⑩听觉--听觉中枢投影区,主治: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幻听、同侧偏盲、高血压、痛、癔病、腹内胀等。?嗅味--嗅觉、味觉中枢投影区,主治:嗅觉觉迟钝、嗔味觉障碍、急慢性鼻炎、记忆力减退、头晕、偏头痛、流诞、感冒、湿瘆、鳄鱼癖等。

注:以上穴位,除“思维” ”此外,其余最后双侧是极限。

2.取穴与配穴方法

(1)相应取穴:某部有病,即在伏象、伏藏、倒藏、倒象的相应部位取六,如腿病,取伏象或伏藏的下肢对应部位。

(2)仿体取穴:是根据经络、脏象以及阴阳五行辨证取穴理论,模拟仿体针取六种方法,在“伏象”、“伏藏”、“倒象”、“倒藏”上精细运用,进行高度集中施治的取穴法则。如:胃脘胀痛、呕吐,可在“伏藏”中焦胃取穴,也可在伏象的“中脘”穴相应部位取穴。

(3)特定取穴:即按中枢穴位的主治作用取穴。如耳鸣耳聋取听觉穴。

(4)米式取穴:就是在伏象、伏脏等左右肢体完全,或重叠,或交叉取穴。

(5)配点方法:①“伏象”和“伏藏”对应部位搭配。②倒象和倒象相应部位搭配。③伏象和倒象对应部位搭配。④伏藏和倒里相应部位搭配头部相应部位配合。⑤伏象、伏藏与中枢穴位相配合。⑥头皮针穴位与其他针法相配合。

二、医案选择

例1: 导管证(脊椎髄炎后遗症)

张XX,女,32岁,陕西蓝田县孟村公社人。1972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1972年2月某日,发烧,咳嗽,周身疼痛,四肢痛甚。三个月后即感下肢发凉,继而瘫痪,卧床不起,右腿较重,食纳减少,身体消瘦。同年8月曾去西安市院诊治疗,诊断为:①切断炎后遗症。②切断蛛网膜炎。其中:地巴唑,维生素氏(用量不详),服药后病情无变化,嘱其回家治疗某治疗。于今来本院治疗,患者身体消瘦,下肢发凉软瘫无力,不能站立,需人双搀扶。

处方:伏象下肢(双),倒象下部(双)。

处方:伏象下肢(双),倒象下部(双)。 > 治疗过程:手法采用飞针法,留针45分钟?1小时。病情逐日好转,第8次患者即可单独来院就诊,***针9次,基本痊愈。1973年4月14日的启示,能参加正常劳动。

按切断炎后遗症,系中医痿证主流。临床以笳骨痿软,手术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简便。该病例为感受温热病邪,燔灼阴津,阳明经脉不调,宗筋松弛纵而发痿证。头皮针“伏象”为伏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之上的人体自身缩影,为总运动中枢,临床实践实践论证:对运动系统、血管系统的疾病有良好,山东大学生理教研组实验观察,计划提高可阻断前角运动细胞的兴奋性。故治疗该病取伏象及相应部位

例2:震颤(脑炎后遗症)

潘X,女,4岁,河南鹿邑县试量公社潘村人。 1972年9月3日初诊。

抽取于今年6月底患结核病,在当地某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余,出院后留有后遗症:四个星期、浑身震颤、伸舌、瞪眼、不会说话,吃饭吞咽都比较困难,曾服中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处方:头皮针疗法,伏象头部,伏上焦头部,说话穴

治疗过程:手法飞针直刺,留针30分钟。第一次诊后即会哭啼;第二次诊加倒象口部穴区,替代哭声变柔;第三诊加伏象上下肢穴位区。

9次后休息四天,复诊,总统已经会跑着主角,有了东西吃东西,四旬斋,伸舌,瞪眼等症已经消失,但说话不太清楚,又针了5次,治疗特效会叫“爸爸”、“妈妈”,基本痊愈了。

按“伏象”为治疗运动的有效穴位区,“伏藏”对感觉系统的疾病治疗好,本病病位在大脑,故取相应的头部。说话穴位,为脑皮质语言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主治运性失语症,以上穴位***之用,能够促进脑炎后遗症的恢复,获得满意的治疗。

例3:胸痹(冠心病)

陈XX,女,38岁。1981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于1980年夏季开始出现胸痛、胸闷,并经常劳累,劳则更甚,伴心懂气短,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善太息,面色不华,舌质暗紫,苔薄白,脉沉细。心电围提示:

心肌劳损;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胆固醇200mg%,三酸甘油酯113mg%。脑血流图:各脑血管血管紧张度增高,弹性差。眼底:动脉血管瘤II期。高血压90/60mmHg。

处方:头皮针治疗。伏脏的心脏消毒,倒脏中焦相应部位,配伏象、倒象的相应部位,呼循

治疗经过:每日一次,每10次为一休,每次留针30分钟,5次休息两天,***治疗四个隔离。复查结果:心电图:正常大致血脂:正常。左心功能:大致正常,较81年10月30日心功能有明显改善。血糖120/80mmHg。脑血流图,胸透,眼底无明显变化。患者自觉胸痛消失,胸闷好转,仅上搂时气感短,精神好,食纳、二便正常。

按胸痹一证,为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心失养所而致。冠心病。治宜活血通络。实验论证秃伏、倒深相应穴位具有降血脂作用,并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运动强度,降低心肌消耗量,増加氧每搏输出量使冠心病。脉贯注量增加,从而改善心脏状况,即起到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作用,故能使病愈。1982年采用本法,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其症状消失并降低的总有效率为96.5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7.5%,血脂有明显下降(P

  • 上一篇:郭明義觀後感
  • 下一篇:集體大合唱適合唱哪些勵誌歌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