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論語原文及翻譯及感悟

論語原文及翻譯及感悟

《論語》原文及翻譯及感悟列舉如下:

1、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誌於學,三十歲做事能合於禮,四十歲能辨惑解疑,五十歲能知曉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聞言知意,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規矩。”

內容理解:這則語錄,孔子自述其進德修業的過程,總結了他人生各個階段所達到的境界。從少年時“有誌於學”開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習的不斷深入,知識的積累、認識能力的提高、人生經驗也不斷攀升至新的高度。

孔子以自己的人生體驗告訴我們,少年時的“有誌於學”將為壹生成長和發展打下紮實基礎;而終身學習,會使人不斷提高,終身受益。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卻不學習就會危險。”

內容理解:這則語錄講述的是“學”與“思”的關系。學而不思的後果是“罔”,思而不學的後果是“殆”,兩種情況對舉,從反面證明了“學”與“思”的重要性,指出了它們不可分割的關系。由此可見,學習與思考必須緊密結合,才能有所得。

3、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公冶長》

譯文:子貢問孔子:“為什麽憑什麽稱他謚號為文?”孔子說:“聰明好學,不以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稱孔文子謚號為文。

內容理解:孔子借為學生解釋孔文子謚號的機會,闡釋了自己對“文”的理解,闡述了學習應有的態度和方法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從中也可看出孔子本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另外,我們也看到了作為教育家的孔子是非常善於把握教育機會的。

《論語》簡介: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

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壹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

自宋代以後,被列為四書之壹《論語》,成為古代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

  • 上一篇:關於橋梁設計和施工的規範都有哪些,希望能說的全面點,多謝!
  • 下一篇:愛護衛生手抄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