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抗旱安全基礎知識

抗旱安全基礎知識

 幹旱常常以其延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造成饑荒等特點而成為壹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幹旱可分為相互聯系的土壤幹旱和大氣幹旱兩個方面。那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抗旱安全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幹旱的種類

 幹旱可分為連續性幹旱、季節性幹旱和突發性幹旱三類。連續不斷幹旱使地面成為沙漠,在這種地方,不存在明顯的降水季節。在半幹旱或半濕潤氣候區,具有壹短促的、降雨狀況多變的濕季,其他季節即為幹季。

 幹旱是因長期少雨而空氣幹燥、土壤缺水的氣候現象。

 根據持續時間,幹旱可分為:

 小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 51~70天。

 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在61 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幹旱形成原因

 幹旱常常以其延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造成饑荒等特點而成為壹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幹旱可分為相互聯系的土壤幹旱和大氣幹旱兩個方面。土壤幹旱和氣候幹旱的主要表現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幹旱問題的癥結所在,是幹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響土地是否幹旱的關鍵因素,發生幹旱的幾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幹旱並不完全由降雨量決定,還與蒸發等因素有關。

 降水不足的氣候成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1.持續寬廣的下沈氣流。

 2.局地下沈氣流。

 3.缺乏氣壓擾動。

 4.缺乏潮濕氣流。

 《氣象幹旱等級》

 《氣象幹旱等級》國家標準規定了全國範圍氣象幹旱指數的計算方法、等級劃分標準、等級命名、使用方法等,並界定了氣象幹旱發展不同進程的術語。氣象幹旱等級國家標準中規定了五種監測幹旱的單項指標和氣象幹旱綜合指數CI五種單項指標為: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標準化降水指數、相對濕潤度指數、土壤濕度幹旱指數和帕默爾幹旱指數。氣象幹旱綜合指數CI以標準化降水指數、相對濕潤指數和降水量為基礎建立的壹種綜合指數。

 《氣象幹旱等級》國家標準中將幹旱劃分為五個等級,並評定了不同等級的幹旱對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

 1.無旱:正常或濕澇,特點為降水正常或較常年偏多,地表濕潤;

 2.輕旱,特點為降水較常年偏少,地表空氣幹燥,土壤出現水分輕度不足,對農作物有輕微影響;

 3.中旱,特點為降水持續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幹燥,土壤出現水分不足,地表植物葉片白天有萎蔫現象,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壹定影響;

 4.重旱,特點為土壤出現水分持續嚴重不足,土壤出現較厚的幹土層,植物萎蔫、葉片幹枯,果實脫落,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較嚴重影響,對工業生產、人畜飲水產生壹定影響;

 5.特旱,特點為土壤出現水分長時間嚴重不足,地表植物幹枯、死亡,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工業生產、人畜飲水產生較大影響。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業方式

 每當大旱發生的時候,很多人寄希望於我們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的專家,覺得如果能夠人工增雨也可以緩解幹旱的情況,為什麽國家有這樣的技術不做呢?對此專家解釋,人工影響天氣要具備壹定的天氣條件,晴天或天上的雲很薄就不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只有當雲系發展到壹定的厚度,這個厚度壹般是大於2公裏,而且,雲裏邊要有壹定的過冷水(低於0度而不結冰的水)含量,雲中要有上升氣流,這樣我們通過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飛機將催化劑攜帶到雲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夠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間往往具備人工增雨的天氣過程也少。

 如果妳覺得還是沒有十分明白,接下來讓我們認真學習下人工增雨的原理和作業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觸發機制?四個字來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過程的基礎上,人工觸發自然降雨機制。有雲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雲都有降水潛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潛力和開發利用可能(雲水資源豐富,雲層較厚,對冷雲來講主要要有較豐厚的過冷水區)的雲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業的方式大體有三種:

 壹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燒爐為主手段。催化劑依靠山區向陽坡在壹定時段常有的上升氣流輸送入雲。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經濟、簡便,其明顯的缺點是難以確定催化劑入雲的劑量。這種方式主要適合於經常有地形雲發展、交通不便的山區。

 二是以高炮和火箭為主的地面作業。由於增程焰劑炮彈和焰劑火箭的研制成功,將催化劑在合適的時段按需要的劑量輸送到雲的合適部位的問題已基本上獲得解決。其缺點是雖已有車載火箭裝備,可在壹定範圍內移動,但相對於飛機機動性仍差,適合於在固定目標區(如為水庫增水)作業,特別是對飛機飛行安全有威脅的強大對流雲進行的催化作業。WR-1B型增雨防雹火箭作業系統是目前經國家人影辦唯壹認定的火箭作業系統。它采用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BR-91-Y型高效碘化銀焰劑,產生含AgI的復合冰核氣溶膠,具有很高的成核率,其性能指標高於美國和獨聯體的同關產品。

 三是飛機催化作業。飛機催化作業的面比較寬,可以根據不同的雲層條件和需要,選用暖雲催化劑及其播撒裝置,選用制冷劑及其播撒裝置(如幹冰、液氮),也可掛載Agl燃燒爐、掛載飛機焰彈人發射系統。還可裝載探測儀器進行雲微結構的觀測和催化前後雲宏、微觀狀態變化的追蹤監測。不過不是所有的雲都可以用來?播雨?的,壹般說來低雲族中的雨層雲和層積雲,或中雲族中的高層雲較為適宜;少雲或者晴空條件下,就不能進行飛機人工增雨。

 每當大旱時候,大家很容易想到,為什麽國家有這樣的技術不做呢?首先要告訴大家,人工影響天氣要具備壹定的天氣條件,晴天或天上的雲很薄就不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只有當雲系發展到壹定的厚度,這個厚度壹般是大於2公裏,而且,雲裏邊要有壹定的過冷水(低於0度而不結冰的水)含量,雲中要有上升氣流,這樣我們通過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飛機將催化劑攜帶到雲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夠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間往往具備人工增雨的天氣過程也少。

 抗旱方法

 壹、加強旱情預防預報、增強防禦能力

 增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要用不斷發展的科學認識自然,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防災減災,依靠科技進步,提升災情研究、監測、預報和預警水平。據了解,逐級報上來的旱情,幾乎層層有水分,真實性和準確性大打折扣,對領導科學決策,指揮抗旱,合理分配抗旱物資和資金,增加了不少困難。

 解決這壹問題的根本途徑是:通過建立旱情分析及抗旱統計信息系統,利用先進、科學的氣象衛星遙感遙測技術,結合地面土壤墑情監測網的實測資料,對土壤墑情的動態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快速、準確地捕捉全省旱情分布及其演變信息,分析受旱程度和旱情發展趨勢,提供土壤墑情信息彩圖,加強旱情的預測和預報,為決策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旱情及抗旱信息。科學地評估旱災損失和抗旱效益,提出防旱、抗旱、減災決策建議,使旱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二、加快水利現代化進程,提高水利資源利用效率

 水利信息化建設起步晚,發展不平衡,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就顯現出它的不足。大力抓好水利信息化建設,完善和提升各大型灌區、各級水利管理部門水情水質監測及調度決策支持系統,顯得尤為重要。這壹目標完全實現後,將大大提高信息采集、傳輸的時效性和自動化水平,為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手段,為防汛抗旱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科學依據,為水利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

 三、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增強抗旱意識

 農業是用水大戶,解決農業用水問題,既要因地制宜增加抗旱水源,積極開展春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鼓勵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投工投勞,又要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培育和推廣優良糧食品種。加強對保護性耕作技術、節水技術等現有節水農業技術的集成推廣。全面推行農業節水抗旱技術勢在必行。

 (壹)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壹是田間地面灌水技術。改土渠為防滲渠輸水灌溉,可節水20%左右。在習慣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溝灌溉的地方,推廣寬畦改窄畦,長畦改短畦,長溝改短溝,控制田間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節水灌溉的行之有效措施。二是管灌。即管道輸水灌溉,就是將低壓管道埋設地下或鋪設地面將灌溉水直接輸送到田間,常用的輸水管多為硬塑管或軟塑管。該技術具有投資少、節水、省工、節地和節省能耗等優點。與土渠輸水灌溉相比管灌壹般可省水30-50%。三是微灌技術。有微噴灌、滴灌、滲灌及微管灌等。是將灌水加壓、過濾,經各級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於作物根際附近,微灌屬於局部灌溉,只濕潤部分土壤。對部分密播作物適宜。微灌技術的節水效益更顯著。與地面灌溉相比。可節水80-85%。微灌可以與施肥結合,利用施肥器將可溶性的肥料隨水施入作物根區,及時補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養分,增產效果好,目前,微灌壹般應用於大棚栽培和高產高效經濟作物。四是噴灌技術。是將灌溉水加壓,通過管道,由噴水嘴將水噴灑到灌溉土地上,噴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較理想的灌溉方式,與地面輸水灌溉相比,噴灌壹般能節水50-60%。但噴灌所用管道需要壓力高,設備投資較大,能耗較大,成本較高,目前多在高效經濟作物或經濟條件好、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區應用。五是關鍵時期灌水。在水資源緊缺的條件下,應選擇作物壹生中對水最敏感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時期灌水,如禾本科作物拔節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漿期至乳熟期、棉花花鈴期和盛花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在關鍵時期灌水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六是利用科學的水土保持方法,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土壤涵水量,減少幹旱的發生頻率。

 (二)大力提倡節水抗早栽培技術。壹是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層。加厚活土層,增加透水性,加大土壤蓄水量。減少地面徑流,更多地儲蓄和利用自然降水。據在棕壤土上試驗。小麥秋種前深耕29厘米加深松到35厘米,其滲水速度比未深耕松地塊塊10-12倍,較大降水不產生地面徑流,使降水絕大部分蓄於土壤中。據測定,活土層每增加3厘米,每畝蓄水量可增加70-75立方米。加厚活土層又可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擴大根系吸收範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二是選用抗旱品種。以種省水。不同作物間的耐旱性差異較大,被稱為作物界駱駝的谷子、地瓜、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強,在缺水旱作地區應適當擴大種植面積。同壹作物的不同品種間抗旱性也有較大差異。抗旱品種較壹般品種根系發達具有深而廣的貯水性和調水網絡,具有受旱後較強的水分補償能力。三是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以肥補水,增施肥料,可降低生產單位產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機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機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稭稈還田技術,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四是防旱保墑的田間管理。主要是正確運用中耕和鎮壓保蓄土壤水分。

 五是地面覆蓋保墑。壹是薄膜覆蓋。在春播作物上應用可增溫保墑,抗禦春旱,蓋膜麥田比裸地麥田土壤水分高3-5%,小麥增產20%左右。二是稭稈覆蓋。即將作物稭稈粉碎,均勻地鋪蓋在作物或果樹行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增加土壤蓄水量,起到保墑作用。

 (三)增強化學調控抗旱措施。壹是保水劑。它是由同分子構成的強吸水樹脂,能在短時間內吸收其自身重量幾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將保水劑用作種子塗層。幼苗醮根,或溝施、穴施,或地面噴灑等方法直接施到土壤中,就如同給種子和作物根部修了壹個小水庫。使其吸收土壤和空氣中的水分,又能將雨水保存在土壤中,當遇旱時它保存的水分能緩慢釋放出來,供種子萌發和作物生長需要。保水劑可使小麥增產10-15%、地瓜增產30-35%、棉花、花生增產18-21%。二是抗旱劑。抗旱劑目前應用較廣泛的主要是黃腐酸制劑,屬於抗蒸騰劑,葉面噴灑能有效地控制氣孔的開張度,減少葉面蒸騰,有效地抗禦季節性幹旱和幹熱風的危害。噴灑壹次可持效10-15天。除葉面噴灑外可用作拌種、浸種、灌根和蘸根等,提高種子發芽率,出苗整齊,促進根系發達,可縮短移栽作物的緩苗期,提高成活率。

  • 上一篇:如何寫產品軟文
  • 下一篇:獸醫資格證考試時間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