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歌手叢飛:傾家蕩產資助百名貧困兒童,37歲去世,受捐者無人送別

歌手叢飛:傾家蕩產資助百名貧困兒童,37歲去世,受捐者無人送別

2005年3月的壹天,深圳市某家醫院內,壹名正處於化療期間的癌癥病人,靜靜地躺在自己的病床上。

盡管他是壹位只有30多歲的中年人,但無情的病魔迅速地摧垮了他的身體,使得他的精神看起來很是憔悴。

這時,他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接通了以後,電話那頭傳來了他很熟悉的壹個聲音,對方說: “孩子開學了,說好的妳要資助學費的呢?怎麽沒有動靜了?”

他怔了壹下,用微弱的聲音說道: “我現在生病了,暫時沒有錢……”

沒等他說完,對方就提高了聲調,在電話那頭質問道: “妳不是承諾要供我家孩子上到大學畢業嗎?怎麽才到初中就不出錢了,妳這不是坑人嗎?”

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得默默地掛斷了電話,沈重地嘆了壹口氣......

他就是曾入選“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百大人物”的歌手叢飛,在他短暫的壹生中,曾先後參加義演300余場,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給了貧困失學兒童和殘疾兒童,捐助總額超過300萬元。

時光如梭,轉眼間叢飛已經離開我們16年了,但他的生平事跡仍令無數人為之感動和震撼,而由他引發的關於人性的深度思考似乎依舊沒有停止……

1969年,叢飛出生於遼寧盤錦壹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原名叫張崇。貧困和饑餓,就是叢飛對於童年生活的最深刻記憶,這種經歷日後也養成了他對貧苦階層的天然同情心。

盡管家境貧寒,但叢飛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似乎天生就有音樂細胞,因此尤其喜歡唱歌。

那時候,《霍元甲》、《上海灘》等香港電視連續劇在內地風靡壹時,《萬裏長城永不倒》等主題曲也火遍了大江南北,人人都能跟著哼唱幾句。

而少年叢飛對這些歌曲更是信手拈來,事實上他只聽了壹兩遍就已經會唱了,周圍人聽了紛紛誇贊他演唱得好,甚至不輸於那些專業歌手。

但要想走上音樂的專業道路,僅靠愛好和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支持,才能鋪平通往音樂專業院校的道路。在那個時代,普通人要想在歌唱方面出人頭地,必須進入音樂學院深造,並須經過名師指點,因此不會出現“大衣哥”、“草帽姐”式的草根歌手。

叢飛家裏的經濟條件,註定了他無法實現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非凡如此,他上到初二就因家庭困難輟學了。出身是他無法選擇的,他唯有暫時忘卻自己的音樂夢,早日打工賺錢,以減輕家裏負擔。

後來,叢飛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壹家銀行從事出納工作,盡管這與他的興趣南轅北轍,但他仍盡心盡力做好這項繁瑣的工作,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音樂知識。

工作壹段時間以後,叢飛有了壹定的積蓄,感到時機成熟的他便報考了沈陽音樂學院,結果順利被錄取,從此他正式走上了音樂道路。

1992年,叢飛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但由於壹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動身前往廣州,希望在那裏能闖出壹番事業。

但他在廣州人生地不熟,工作也沒有任何門路,飄零壹段日子以後,身上帶的錢也用光了,最後他竟落魄到只能睡橋洞。

這是叢飛人生中的最低谷,在那壹個個無法入眠的黑夜裏,他仰望著頭頂的星空,在心底壹遍遍地叩問自己: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嗎?當初放棄穩定的工作,報考音樂學院,難道真的是壹個錯誤的選擇?

但在經歷了短暫的動搖後,叢飛還是選擇了遵從於自己的初心,既然選擇了音樂這條路,就應該無怨無悔、堅持到底。

命運總會垂青執著的人。有壹次,他像往常壹樣在路邊練歌,唱的是《烏蘇裏船歌》。很快,他磁性動聽的嗓音就吸引了眾人的圍觀,人群中有壹個女孩被他飽含真情的演唱所打動,她覺得這個流浪歌手應該去參加比賽,才能讓自己的優秀才華不至於被埋沒。

於是,她走到叢飛的面前,遞給他600元錢,沒等他反應過來,女孩便已轉身離開。當時的600元可是壹筆不小的數目,叢飛拿著這些錢,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也正是陌生女孩的這壹舉動,在叢飛的心裏埋下了積德行善的種子,在他最困難的時候,能有素不相識的人無私地伸出援手,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人心的溫暖。

叢飛用這些錢報名參加了歌手大賽,從此開始嶄露頭角。1994年,叢飛來到經濟特區深圳,憑著紮實的演唱功底,他很快就擁有了壹大批忠實的歌迷。

叢飛並沒有安於小有成就的現狀,他於1995年拜著名的高音歌唱家郭頌為師,同時繼續刻苦鉆研著音樂理論知識。

隨著名氣越來越多大,他開始不斷收到全國各地的演出邀請。有壹次,他在四川的壹次演出時,意外接觸到了因貧困失學的兒童們,看到他們渴求知識的眼神,叢飛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演出結束後,叢飛毫不猶豫地將演出費用和身上所有的現金,壹***是2400元,全部捐給了當地的慈善機構。這筆錢在當時可以幫助20個貧困兒童重返校園,這讓叢飛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成就感。

這是叢飛人生中的第壹次捐助,也正是從這壹刻起,他立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更多的貧困兒童,以改變他們的命運。

在之後的歌唱生涯裏,他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慈善義演方面,在這些演出中,他不但分文不取報酬,還無數次地慷慨解囊,資助了很多的貧困兒童和殘疾人群。同時,他也成為了壹名“幫困扶弱”的義工,義工編號為“2478”。

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都留下了叢飛的感人故事,他不但在金錢和物質上給予孩子們幫助,還多次奔波數千裏,親自前往他們的家中看望和慰問,勉勵他們好好學習。

到了2004年,叢飛已經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堅持了整整十年,此時他資助的貧困失學兒童和殘疾兒童已超過了300名,捐助總額超過了300萬元。除此之外,他還認養了37名孤兒,無償為他們提供全部的學費和生活費。

盡管在90年代初,叢飛壹場的演出費用就已達到了上萬元,但後來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公益事業方面,很少有商業演出的機會,自然也難以有很多的收入。

盡管他還想幫助更多的人,但個人的經濟能力畢竟有限,長年累月之下,叢飛漸漸有些捉襟見肘,不知不覺間已背上了十幾萬元的債務。有壹次,為了能趕在開學前給孩子們送去學費,他甚至在親朋好友處借了10萬元。最後,他的第壹任妻子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無私”的生活,便和他離了婚。

為此,叢飛壹度感到十分苦悶。就在這時,壹個女孩走進了他的世界。她名叫邢丹,和叢飛是盤錦老鄉,不過此前兩人並不相識。邢丹的家境優越,當時是深圳航空公司的壹名空姐。

看到關於叢飛的新聞報道後,邢丹被這個善良的男人深深地打動了。於是,她辭去了待遇豐厚的空姐工作,來到了叢飛的身邊。兩人結婚以後,邢丹全力支持丈夫的公益事業,心甘情願地做起了他的賢內助。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叢飛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慈善義演中。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初,叢飛入選當年的“感動中國人物”,與此同時,他突感身體不適,到了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胃癌晚期,這是由於他長期在全國各地巡回義演,生活和飲食不規律而造成的。

患病以後,叢飛想得更多的卻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先後數次將自己的治療費用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兒童們。

但在叢飛住院的期間,卻從來沒有任何壹位受過他捐助的家庭或個人前來看望他。更令人心寒的是,由於叢飛患了重病,無法再登臺演出,也沒有了收入來源,難以再履行他對於貧困家庭的捐助承諾。在這種情況下,正如文中開頭所寫,各種“催款”電話源源不斷地打來,他們並不關心叢飛的病情,而是異口同聲地質問他為何“失信”。

可想而知叢飛當時的心理感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讓他感到了空前的孤獨。本來,他所付出的壹切,從沒有想過什麽回報,但到頭來還是額外“收獲”了被幫助者的冷眼,這是當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好在這時妻子邢丹壹直陪伴在他身邊,當時她已有幾個月的身孕。為了不拖累她的未來,叢飛讓她把肚裏的胎兒打掉,邢丹堅決不同意,她哭著對叢飛說: “在這個世界上,妳已經壹無所有了,我怎麽再忍心再把孩子打掉呢?”

當時的叢飛,除了有壹套50多平米的住房外,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壹貧如洗”了,連治療的費用都是靠外界的資助才勉強湊齊的。

2006年4月20日,叢飛在深圳因病去世,年僅37歲。根據他生前的遺囑,家人在器官捐獻書上簽字,將他的眼角膜捐獻了出去,這也成為了叢飛人生中的最後壹次捐助。

在他的追悼會上,上千名群眾自發前來為他送行。然而,這其中並沒有任何壹個曾經被他幫助過的人。

“好人有好報”的故事,並沒有在叢飛的身上上演。不僅他是如此,幾年以後,他的妻子邢丹也因為壹次意外事故離開了人世,他們的女兒出生後不久,還沒來得及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就先後失去了父母,後來由外公外婆撫養成人。

當年,有壹個女孩受到叢飛的資助考上了大學,在這期間她和叢飛壹直保持著書信聯系,但後來因為對叢飛給她介紹的工作不滿意,從此徹底消失。

難以想象,這些話竟然是從壹個經過高等教育的人嘴裏說出來的。這個女孩的故事也能折射出部分被叢飛幫助過的人的心態,他們不僅沒有感恩之心,還把壹切的捐助都當成理所當然,當叢飛失去了幫助他們的能力時,轉眼就對他惡言相向。

人性涼薄何以到了這種地步?

“鬥米恩、升米仇,尺步暖、丈步寒。” 這句流傳至今的古語,深刻地揭示著人性深處的卑劣,也在叢飛的人生經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這些人也許只是壹小部分。當年被叢飛幫助過的殘疾青年胡詩詞,如今已身為湖南省文聯《滄浪》雜誌主編、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正是在叢飛的多次捐助和勉勵下,胡詩詞才得以“逆襲”,圓了自己的文學夢。

這就是叢飛壹生致力於公益事業的意義所在,因為它真正能改變壹個窮苦人的命運。在常人看來,叢飛不計回報、甚至散盡家財幫助他人的舉動,已然超出了世俗的認知,也引起了壹定的爭議和質疑。

但正如他的妻子邢丹生前所言:

“叢飛超出自己能力的資助,在旁人看來十分誇張,在我看來,卻很自然。他性格就是這樣,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經不起別人的哀求。”

沒有什麽高大上的理由,就是因為這種“心軟”的性格,叢飛在公益的道路上堅持了十多年,這就是他最可貴的地方。做壹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壹輩子好事,但叢飛做到了。只因為他曾受過陌生人的無私幫助,所以他要把這種大愛的火炬繼續傳遞下去,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他秉承的就是心中單純的善念。

但也因此,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陷入了壹種“道德困境”,因患病而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諾”,遭受了受助者不應有的冷言冷語。

常言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若沒有了感恩之心,活在這世間,與行屍走肉又有何區別?希望叢飛的善良靈魂永遠得到安息,也希望叢飛式的悲劇故事永遠不再上演。

  • 上一篇:四川省國家稅務局的所獲榮譽
  • 下一篇:國內有哪些知名的汽車模型制造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