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請教“聞顰鼓而思良將”的出處及解釋

請教“聞顰鼓而思良將”的出處及解釋

此句出自西漢·戴聖《禮記·樂記》

釋義:君主在聽到鼙鼓時,就會思念那些為國家浴血奮戰立過戰功的將領。

原文:

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槍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白話譯文:

君子聽到鼓覃之聲,就會想到將帥之臣。由此看來,君子聽音樂,並不是只聽那鏗鏘悅耳的聲音,而是要從樂聲中聽出某種會心的東西來。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

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壹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

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孔子教授弟子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載體,但是文古義奧,不易通讀,因而多做解讀以輔助理解,六經中的“《禮》”,後來稱《儀禮》。

主要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諸禮的“禮法”,受體例限制,幾乎不涉及儀式背後的“禮義”。而不了解禮義,儀式就成了毫無價值的虛禮。

所以,七十子後學在習禮的過程中,撰寫了大量闡發經義的論文,總稱之為“記”,屬於《儀禮》的附庸。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後,西漢能見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寫的“記”依然不少,《漢書·藝文誌》所載就有“百三十壹篇”。

作者簡介:

戴聖,字次君,西漢時人,據據《漢書·儒林傳》《廣平府誌》《歸德府誌》《客家戴氏族譜》《新泰縣誌》等古文獻均記載其為西漢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與叔父戴德及慶普等人曾師事經學大師後蒼,潛心鉆研《禮》學。

  • 上一篇:泛高爾夫網的發展優勢
  • 下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醫療衛生事業如何走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