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江西找礦案例分析

江西找礦案例分析

朱訓

摘 要 本文列舉並分析了三個江西地質工作者運用找礦哲學思維找礦的案例。

關鍵詞 江西 找礦哲學 類比分析 多期實踐 就礦找礦

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地質工作者在找礦實踐中運用找礦哲學思維,結合先進地質理論和先進技術方法,在就礦找礦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發現並探明了壹批大中型礦床,為地方經濟和國家建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江西永平大型銅礦的發現、江西樂平花亭大型錳礦的發現、江西德興超大型銅礦的發現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壹、江西樂平花亭大型錳礦是通過類比分析發現的

江西樂平縣原有壹座樂華錳礦。礦山生產的錳礦石是供生產軍用電池的原料。由於開采多年,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可采資源瀕臨枯竭,礦山即將面臨閉坑的威脅。為了解決新的接替資源,以滿足生產軍用電池之需,到哪裏去找錳礦呢?江西省地質局上饒地質大隊的地質人員認為,壹個具有工業開發價值的礦床的形成不是壹個孤立的現象。因為壹個礦的形成與其所在地區的成礦地質條件密切相關。而能形成具有工業開發價值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不可能局限於很小範圍的地區之內。如果在正在開發的礦山周圍還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存在,那麽就有可能形成類似礦床。根據這樣壹個找礦哲學思維。上饒地質大隊地質人員對樂華錳礦周圍地區的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經分析類比,發現在已知樂華錳礦所在地東側不遠處的花亭地區存在與樂華錳礦類似的成礦地質條件,於是地質人員大膽地運用探礦工程進行探索。結果在深部發現有壹個大型錳礦的存在。

二、江西永平大型銅礦的發現是多期實踐的結果

江西永平銅礦是壹座擁有探明100多萬噸銅儲量的大型銅礦,是江西銅基地主要礦山之壹。

江西永平銅礦的找礦工作大約從1954年開始,到1965年這十多年間,前七次找礦均未取得預期的成果,直到1965年第八次上山找礦才取得成功。就是說永平銅礦是在歷經七下八上之後才被證實有工業銅礦體存在並可能具有100多萬噸銅儲量的大型銅礦區。可以說,它的發現是運用找礦哲學思維進行多期勘查實踐的結果。

就礦找礦是發現永平銅礦的第壹步。早在1954年前後,地質部中南地質局地質人員在查閱江西地方誌的過程中,發現江西鉛山縣永平地區在歷史上遠在西晉泰始年間(265~274年)和唐宋年間曾有開采銀礦、鉛礦、鐵礦、銅礦的記錄,在該地區山上多處堆積有古煉渣,於是他們根據這個找礦線索在這裏開始進行就礦找礦工作。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永平銅礦找礦取得成功的重要環節。20世紀50年代在勘查永平銅礦的過程中,地質人員發現在永平礦區天排山的山脊上散布有很多大塊的鐵礦石。地質人員幾次都以鐵礦為對象來進行工作,結果發現這些鐵礦石均為鐵礦轉石,在深部沒有發現鐵礦。後經細致觀察,發現在壹些鐵礦石中不均勻地分布著壹些類似黃鐵礦晶體形狀的不規則的孔洞。地質人員分析認為,這些鐵礦石不是原生的鐵礦,而是由硫化礦氧化而來的“鐵帽”。“鐵帽”是壹種假象,硫化礦才是本質。於是地質人員開始把註意力轉移到找銅礦等硫化礦上來。

抓住主要矛盾,重點突破促成永平大型銅礦的發現。在“七下八上”永平找礦過程中,地質人員在山上不僅發現有大量鐵礦轉石,還發現幾處分布有大量含鉛黑土,在壹些山溝裏流淌著含有硫酸銅的藍色泉水,在壹些巖石表面有含銅礦物的孔雀石存在,在天排山山脊上還發現有銅草。在眾多的找礦線索和找礦標誌中,究竟以什麽為重點來進行突破呢?經過分析,天排山上存在大量的由硫化礦氧化而來的鐵帽,那麽深部就可能有銅礦等硫化礦存在,加上還發現多種銅礦的找礦標誌。於是地質人員把工作重點就轉移到找銅上來。

運用地質理論指導找礦實現永平銅礦的重大突破。1965年在江西東北部銅礦地質工作會戰過程中,在重點勘探東鄉富銅礦的同時,還開展了以旨在擴大銅礦遠景的外圍找礦工作,其中在永平礦區找銅就是任務之壹。地質人員根據坑道中發現的黃鐵礦,大膽地布置了第壹個鉆井工程。結果江西永平礦區第壹個探礦鉆孔證實有40米厚的具有工業開發價值的銅礦體存在。那麽這個礦有多大的資源遠景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1965年江西贛東北地區銅礦會戰指揮部地質人員會同912地質大隊地質人員***同對該地區的控礦地質因素進行分析,推論該銅礦體為具有不同物理化學性質的巖層之間的構造破碎帶控制。如果這種推論成立,則銅礦體可能呈似層狀在空間上可能有較大的分布。於是地質人員運用層間構造破碎帶控礦理論為指導,大膽地以較為稀疏的探礦網距(400米×200米)對銅礦體的延長和延深進行控制,結果第壹批鉆孔都發現了很好的銅礦體。當時指揮部地質人員在向地質部地礦司江石之司長匯報時,曾預測永平銅礦是可能擁有100萬噸銅資源遠景的大型銅礦。這個預測為後來的詳細勘探工作所證實。

三、江西德興超大型斑巖銅礦是就礦找礦與理論找礦相結合的產物

江西德興銅礦是壹個具有世界級規模的超大型斑巖銅礦。在20世紀70年代提交地質勘探報告時被證實擁有近千萬噸銅資源,為全國第壹大銅礦,是我國最大的江西銅工業基地的主要原料產地。

在江西德興銅礦的發現與勘查過程中,就礦找礦理論方法、先進的地球化學探礦方法和先進的成礦地質理論和先進的探礦技術裝備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興銅礦勘查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第壹個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第二個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

德興銅礦的發現首先歸功於地質部中南地質局409隊地質人員於1954年在德興縣境內發現有壹個名為銅廠的小村的存在。於是地質人員通過查閱德興縣縣誌發現縣誌中有有關唐宋時就有古人在銅廠地區采煉銅礦的記載。接著地質人員到茂密森林深處的銅廠地區進行找礦,結果發現了古人采銅煉銅的遺跡,發現在巖石露頭上有星點狀和細脈狀黃鐵礦、黃銅礦和孔雀石等礦物的存在。

至此沈睡千年的古礦區又被重新發現。於是中南地質局組建420地質隊對銅廠進壹步開展工作,很快證實銅廠地區有壹個具有工業開發價值的銅礦存在。

銅廠銅礦發現後,420地質隊地質人員根據就礦找礦理論和對控礦地質構造的分析,在銅廠銅礦的東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分別開展了找礦工作,其間運用先進的地球化學探礦方法對這三個地區成礦地質條件進行調查,通過對化探異常和三個地區的成礦地質條件進行分析類比和探礦工程的驗證,又在銅廠礦區兩側發現了富家塢銅礦和朱家紅銅礦。

德興銅礦被證實為具有世界級規模的超大型銅礦與運用先進的斑巖銅礦理論指導分不開的。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國家急需銅礦資源的情況下,江西省地質局地質人員將德興銅礦與國外壹些著名的大型斑巖銅礦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德興銅礦屬於斑巖銅礦類型。而斑巖銅礦壹般規模很大。經國家批準,於1974~1978年間在德興銅礦已知礦區開展了以斑巖銅礦理論為指導的就礦找礦大會戰,歷時5年。大幅度地增加了探明銅儲量,使德興銅礦壹躍而為世界級規模的超大型銅礦,為建設江西銅工業基地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為江西和國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 上一篇:物業管理用什麽軟件?
  • 下一篇:LED模组化路灯有什么好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