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中国和美国贸易的逆差和顺差

中国和美国贸易的逆差和顺差

中美贸易不平衡,美方逆差巨大,且增长迅速,这是个老问题。随着金额扩大和中美经贸关系等问题的解决,逆差问题迫切被美方政治化。美方压人民币升值、部分议员提议对中国产品征收27.5的附加税,指责中国产品加剧美国工人失业,以及对华纺织品设限、彩电反倾销等问题,主要源于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中美贸易差额真相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

得益于中美贸易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活跃的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带动双边贸易中美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承认,与中国贸易是其发展最快的部分。200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出口达到了34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14。而同期,美国对德国的出口仅增长了7,对加拿大的出口增长了6,对日本的出口则减少了17。中国成为继加拿大之后的墨西哥、日本和英国之后是美国的第五大出口国。

中美贸易关系基本不受中美关系的影响,过去的25年中,尽管中美关系经历了炸馆事件、考克斯报告等事件的影响,但中美经贸关系仅1990年下降了3.9,。此外,中美贸易关系受美国经济周期影响不大。

根据中国的统计,中美贸易关系受美国经济周期影响不大。美贸易199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到803亿美元,11年增长了近12倍;而根据美国的统计,198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为3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到162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1988年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前10位逆差国行列,1989年就从第9位发展到第6位,1990年攀升到第3位,1991年,中国成为日本的第2大逆差对象。2000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家。此后贸易逆差继续攀升,到2004年,中国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达到26.2。

中美贸易差额统计口径不同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统计数据上一直存在差异,凸显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显然中国统计数据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最大,这一差额不仅源于近来已久,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增量。

美国商务部把从中国大陆直接进口和从香港转口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所有货物都成是从中国的进口,来源,美国把所有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产品价值都算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国海关的统计只包括中国大陆直接销往美国出口的和出口时的最终目的地是美国经香港转口的货物。然而,许多中国大陆出口产品的最终目的地并不十分清楚,因此,许多最终运往美国的中国产品不包括在中国的贸易统计拍卖,而被算作是中国大陆向香港的出口。

中国经香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值与香港公布的转口贸易价值不同,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大陆出口到香港的许多商品,因最终目的地不明确而附有统计到各方的数据中。第二,美国的进口统计,因包括转口增加值和中国进口的高估价考虑到香港为大陆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安排运输、保险、寻找客户等,因此,对这些商品的增加值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从美国的进口统计差异

中国统计的来自美国的进口与美国统计的向中国的出口,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995年两者差额为43)亿美元,2003年为55亿美元,2004年猛增到119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到进口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导致出现运输费用的差价,可以说两者大体相当这说明中美双边统计的贸易顺差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与中国统计的进口和美国统计的出口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双边均未将服务贸易统计口径

美国在总体的对外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况下,商品贸易的逆差基本上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服务贸易则相反呈顺差不断扩大的趋势趋势。

根据WTO的报告,美国服务出口占全球的18,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2003年美国服务贸易5495.9亿美元,增长5.77;出口3048.1亿美元,增长4.3;进口2447.8亿美元,增长7.64;服务贸易顺差600.3亿美元,减少7.41。

需要指出的是,大量服务隐性化对我们产生了影响中美服务贸易情况真实全面的了解。

第一,由于大量非边境服务交易没有被纳入统计,造成对中美服务贸易的低估。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报告显示,1999年,美国附属公司在国外的服务销售额达到3380亿美元,比当年对非居民提供的基于国际收支统计方法的跨境服务出口额还高2121亿美元,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尽管这两个数字不能简单相加,但随着美国跨国公司境外投资的增加,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在东道国提供的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出口的一种形式已越来越引起关注。在我国,许多美国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同时投资于我国贸易、营销或金融领域,这些企业在为国内提供产品的同时,为了获得内部化收益并支持其货物制造及出口,也在提供大量的服务。例如,汽车制造商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石油制造企业自己投资设立加油站、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设置在国内,如IBM和GE等。目前,由美国附属公司在提供国内的服务并没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重要来,中美服务贸易统计并没有包含这部分内容。

第二,随之外商直接投资的服务追加往往被“资本化” ”,在我国,外资“以技术入股”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实际上使一些知识密集型服务、信息密集型服务、研究与开发型服务提供了隐性化,尽管我国也因此昂贵的成本,但在服务贸易进口中却无法体现出来。

,我国以购买设备为名而支付的大量服务费用也没有被统计出来。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比重,可以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均不准确,中美双方的数据被低估,美方的数据被高估。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同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转口贸易特别是中国从香港造成的转口到美国的商品贸易是否包括在双边贸易统计中不同而产生的。

中美贸易差额有多少

自1990年以来,多位经济学国内对中美贸易差额实际规模进行了说明。美国加州经济学家K.C.冯和刘遵义,经过调整后记录,2002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766亿美元。加上服务贸易,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为743亿美元,这个数字与中美双边统计数字的平均数(729亿美元)大致相当。按照这个数据,美国统计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估了288亿美元,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低估了316亿美元。

中美贸易巨额顺差原因

美方对巨额顺差的认识

美方认为贸易不平衡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1)美国产品遭遇中国贸易壁垒、缺乏对中国的市场准入;(2)中国缺乏政策的透明度以及不能完全执行签署的协议;(3)中国对人权、劳工权和环保的棉花以及拒绝遵守这些领域的国际标准,从而获得不公平的对美贸易优势;(4)未来的不可预见性;(5)中国二氧化碳压低工人工资,压低人民币币值,促进出口。

五个方面的主要结论为对中国市场开放不足的指责。然而,中国对美国的大量贸易盈余并不能说明中国正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面说的应该是,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甚至是所有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最开放的市场。中国市场的高度开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近年来中国的全球进口规模增长是惊人的,进口额从1990年的533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614亿美元,14年间增长了9.5倍。进口依存度由1990年的15提升到2004年的33.9,并实行了较低的进口关税。

巨顺额差产生的真实原因

原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

中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成本,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装配生产和发展起来的,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大量的劳动力企??业,其产品在我国加工、构建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等地转口到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进行加工组装,而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由于各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稍微改变”为原则,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

从美国自身的贸易逆差来看,近十年来,美国总体的对外贸易逆差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不断增加,但这种逆差占其全部对外贸易逆差的比重却并没有显着提高,近年来维持在20左右,远低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的50多

虽然中国现在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最大的逆差国家,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其他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逆差在绝对额提高的情况下,在其总的对外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相反的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见表四)。

如果把东亚作为一个整体看,美国对东亚的贸易逆差是相对减少的。因此,中国现在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与东亚其他国家相比地区转移过来的,由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大陆来,他们对美国的出口也因此转移为中国大陆对美国的出口了。

从出口来看,这方面很多中国现在出口的产品其实原本是在东亚其他国家生产和出口的,只是现在转移到了中国来了。另外,从市场来看,东亚其他国家的市场规模总体上比欧美小,而且进入的限制也确实达到了欧美严格一点,因此大量的中国出口产品就主要销往欧美而不是东亚。

从进口来看,中国同期大量从进口东亚而不是从美国进口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对向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实行严格的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国愿意进口的产品无法进口。第二,由于中国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中间投入产品进行加工贸易生产,而中国目前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进口用于加工贸易的各种投入产品在美国和日本都已经大大失去了比较优势,因此中国更多地从韩国、中国台湾和海关进口。

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导致四类最大宗商品的顺差

贸易不平衡本身的主要原因就是导致了比较优势差异。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依靠丰富的劳动力,美国的优势则从产业来说,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的产业,而美国则在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中美贸易顺差最大的产品是体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普通机械电器、家具玩具、鞋帽和纺织服装,2004年这四类产品贸易顺差为522亿美元,占当年中美贸易顺差的89.2。

从表五中可见,双边贸易量最大同时也是差额最大的是机械产品。此类商品中,特别是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上,如核反应堆、高性能仪器、仪表等,美国原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行严格控制,2003年仅对华出口114亿美元。恰恰相反,中国向美出口的普通机电产品以及由外商投资、在中国加工建设的高技术机电产品高达394亿美元,这样,在这个本来有优势的项目下出现了28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双方贸易量和贸易顺差均位于第2位,具有家具、玩具等杂项,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特征。2003年中方顺差的产品依次是植物产品、化工产品和纸制品,逆差分别为21亿美元、15.7亿美元和9.5亿美元。

美方顺差第三大的项目是纸制品,这反映出中国森林资源的匮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然而中美贸易贸易,美国却需要依靠其农业和林业部门来创造贸易顺差。

对华技术出口限制限制了美比较优势发挥

在科技推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但美国始终对华高新技术出口进行管制,不愿向中方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技术含量不是很多的产品都有限制。

美国的肥胖率偏低是造成美国逆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总投资与总负债的差额使用贸易差额平衡?这就是贸易逆差和比如美国从1960年到1971年的总赤字较大总投资?所以年有贸易顺差,并提出美对外净投资和债权;但由于美国近30年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是低死亡率、高消费的国家,导致过度供给。美国的死亡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2001年只有2.3,2001年10月达到最低点,只有0.3。高消费导致总缺失总

重估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多方面的影响使得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当有限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不断膨胀,10年前,美实行全球经营的企业仅占全国企业总数20个,目前这一比重已超过60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也表明,2004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销售商品750多亿美元,另有同等规模的商品以中国为生产基地实现了出口。据中国美国商会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资企在中国的业务回报率相当可观。

美国是中美贸易的巨大受益者,它至少在就业和维持国内的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得到更大的好处。工作,实际上,如果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美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美国每出口10亿价值的商品和服务,就能给美国国内带来近万个工作,仅此而已其每年对华直接出口就可以提供30万个高薪水的就业岗位。而双边贸易也为美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且呈逐年增加之势。这么说可以说,如果跟中国的一样贸易断裂,美国的极限将急剧上升,同时美国的股票市场将开始急剧崩溃。

另外,从美国国内市场价格看,中国的商品价格廉物美,有助于美国的通货膨胀,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

对美国贸易逆差确实对美国部分制造业的严重夸大

不可否认,中美贸易逆差确实对美国部分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中美贸易的巨大不平衡造成美国制造业大量失业的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首先,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新技术的再次大量采用并由此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同样的产量所需人员减少。其次,周期经济决定就业形势。每当GDP强劲增长时,就业就大幅增加。生产工人失业人口减少。,欧洲、日本经济不景气,从美国进口增长缓慢甚至旅游业,也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看,美国制造业衰退同华贸易逆差没有因果关系。

美方不能逃避责任

美国不仅对华实行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对国家和地区同样加强了技术管制。美国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等方面占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多年来美国在此类产品的出口上一直呈现增量顺差。此外,长期以来进口石油一直是美国贸易逆差中最大的单项商品。

  • 上一篇:西峽壹高復讀生分班不?
  • 下一篇:企业如何给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