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獲獎名單

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獲獎名單

第壹聯:悟空道中悟道真

第二聯:羅漢道中羅道真

第三聯:無門道中無道塵

解析:

三幅下聯在詞性、對仗、韻律方面都沒什麽問題,也如上聯般能按兩種句式來解讀,關鍵在於“須融入觀音山景點”;我認為這個“景點”應該包括“已命名的景點”和“未命名但存在的景點”。

第二聯靈感來源是觀音聖象前列有兩排羅漢像,雖然沒有標註景點名稱,但是我覺得將其稱為“羅漢道”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第三聯出處是景區有壹段山道壁上題有宋代無門慧開禪師所作《春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我想若把這壹段山道稱為“無門道”也是可以的,那麽這個下聯也算是融入觀音山景點了。

重點推薦第壹聯,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是“觀”有形之山水,下聯若能由實入虛,“悟”無形之佛道真如,那麽整個對聯意境上可以得到升華。傳說觀音菩薩是修“耳根圓通”法門而悟道的,由觀察聲音的動靜之相而領悟到無形空寂的佛性真如,因此從“觀音”而至“悟空”也是佛法修行的壹個程序。另外在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西天取經途中遇到困難時常求助於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與悟空行者情同師徒;而且觀音是佛門菩薩,悟空大鬧天宮時本是道家神仙,兩人壹仙壹佛,也正好對應觀音山兼具道教和佛教文化底蘊的特點。因此,上聯說到“觀音”,下聯以“悟空”來對是合適的。可惜觀音山景區現無“悟空道”,也無孫悟空形像,使得下聯似難符合征聯要求。但是雖無固定景點,臨時的“即景”還是有的!中秋國慶期間,觀音山景區搞活動,設立了“大聖棉花糖”景點,又請人在林間道上扮演“孫悟空”,供人拍照、宣傳,這使得“悟空”和“悟空道”兩者作為臨時景點出現了!因此,“悟空道中悟道真”這個下聯也可以算是融入了觀音山景點的。

但是,臨時的即景畢竟是曇花壹現,如果能有真正命名的“悟空道”那就更好了!試問,征聯歷時五載,始終未能得最佳下聯,原因何在?並非對者無才,而是觀音山景點有限,所以很難滿足下聯“須融入東莞觀音山景點”的要求!我去過觀音山森林公園,那裏有壹條車行道-“吉祥路”從山腳壹直通到山頂,而人行的步道則未有命名。這樣不僅有點單調,而且對於應急救援等活動也是不利的,假如有人在步行登山時跌傷或者發病需要救援,如果不是在服務站點附近,那麽他可能無法告訴景區工作人員自己所在位置。我建議,可以把登山步道分成若幹段,分別命名,間隔樹立標識牌,那麽確定遊客所在位置就比較容易了。另外也可以加入佛教文化元素,例如依自性本體真、凈、明、空的特點,可將登山步道分段命名為悟真道、悟凈道、悟明道、悟空道;又或者按“觀音耳根圓通法門”依次命名為入流道、了然道、漸增道、覺空道、寂滅道、出世間道等。然後在步道旁展示壹些佛教哲學知識或者禪語、詩偈,必定能增加觀音山的佛教文化氛圍,給步行登山者帶來更多的趣味和領悟。而只要將其中壹段步行道命名為“悟空道”,並且在旁邊造個孫悟空的塑像,那麽“悟空道中悟道真”的楹聯就可以落到實處了!

這樣壹來,既能得到最佳下聯,又可以增加觀音山景區的景點和文化氛圍,豈不是壹舉兩得!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悟空道中悟道真”,這幅對聯寫在大門上也是很合適的;意思是說遊客可以壹邊在觀音山上領略山水自然風光之美,壹邊在登山途中感悟佛學和人生哲理,得到返璞歸真的體驗。如果需要橫聯,可寫“佛地仙山”,因為觀音山是仙佛同修之地,兼有佛道兩家文化勝跡。

  • 上一篇:公路運輸的發展現狀
  • 下一篇:單位保密承諾書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