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歷史沿革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歷史沿革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清代京師大學堂,創建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校舍在景山東街的馬神廟。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從1916年開始,在沙灘興建學生宿舍樓,因大樓用紅磚砌成,故稱紅樓。1918年8月紅樓建成後,改用作北京大學校部、圖書館和文科教室,組成北大文學院。1915年9月,《青年雜誌》(後更名為《新青年》)在上海創刊,新文化運動興起。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高揚民主、科學的旗幟,向封建傳統禮教發起全面挑戰。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後,主張各種思想兼容並包,提倡學術民主。在他主持下,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陸續到北大執教。青年毛澤東也曾在紅樓壹層圖書館工作。在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北大出現許多革新團體和進步刊物。紅樓因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營壘,並成為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紅樓為依托,通過新文化運動陳列、舊址復原、五四期刊陳列、電視錄像,全方位展示新文化運動歷史風貌。新文化運動陳列通過90多張圖片和60多件實物,生動形象地再現從新文化運動興起到中國***產黨成立的歷史;在紅樓壹層,復原了李大釗擔任北大圖書館主任時的辦公室、毛澤東工作過的閱覽室以及北大學生上課的大教室;期刊展廳陳列有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期刊、雜誌20多種;錄像廳放映由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編輯制作的《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的名人故居》兩部電視專題片。

1961年,北大紅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隸屬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向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運動中心——北京大學紅樓引來了魯迅之子周海纓等壹大批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知名人士的親屬及社會各界名流三百多人。由中國革命博物館籌建的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館儀式在此舉行。

壹九壹五年九月,以陳獨秀創辦《新青年》為標誌,中國掀起壹場空前規模的新文化運動。該運動以進化論觀點和個性解放為主要思想武器,高舉科學和民主的旗幟,掀起近代中國第壹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為了銘記這段歷史,中國革命博物館特地選擇曾是新文化運動中心的北大紅樓作為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新成立的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裏,參觀者將在紅樓壹層裏看到經復原後的李大釗辦公室,毛澤東工作過的新聞紙閱覽室,以及學生上課的大教室。新文化運動陳列分“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深入”三部分。通過九十多張圖片、六十多件文物真實地再現了新文化運動的歷史風貌。這些文物和圖片包括: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的任命狀、提出“兼容並包”思想的手稿;李大釗、魯迅、楊昌濟、高君宇、郭沫若等人的信件;黎錦熙、吳虞的日記;陳獨秀、胡適等人的白話詩稿;北大學生贈予劉佐生律師的銀杯;五四愛國學生散發的傳單;錢玄同、劉半農、沈尹默等人的合影等等大批珍貴文物。

李大釗之子、原河南省委書記李葆華,魯迅之子、中國政協委員周海纓,蔡元培的女兒蔡(木加卒)盎、兒子蔡英多等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知名人士的親屬以及中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等眾多社會知名人士參加了今天的開館儀式。1918年落成的“北大紅樓”,當時集中了新潮社、新文學研究會等許多革新團體,《新潮》等進步刊物就在地下室的紅樓印刷廠印制。在北京,提起紅樓,大家都能說出壹些和它有關的事情:比如著名的五四運動,學生們是從這裏的大門出發;比如中國近代響當當的人物,蔡元培、胡適、魯迅等,他們曾在這裏工作和學習;還有毛澤東,他的第壹份工作是在這裏做圖書管理員。這座84歲的建築是新文化運動的標誌性建築之壹,滋養了近代中國最早的壹批知識分子。在這84年中,紅樓有50年是作為辦公機構,外人無緣見其內貌。隨著昨天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開館,人們又可以在這裏憑吊歷史。

天空飄著小雨,紅樓前依然熱鬧非凡。十余名五四學生裝束的少年唱起了1919年創作的“愛國歌”,前來參觀的老校友們熱淚盈眶,互相握手。蔡元培、李大釗、魯迅的後人專程從外地趕到北京,蔡元培的女兒蔡衎盎女士把三件珍貴的文物捐贈給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 上一篇:勵誌電視劇經典語錄
  • 下一篇:誠懇近義詞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