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迪士尼OG老王子根本性騷擾?淺談古早動畫如何建構幼兒的性別認知

迪士尼OG老王子根本性騷擾?淺談古早動畫如何建構幼兒的性別認知

編按:社會風俗是約定而成的——這句話不是說道德不存在邊界,而是指邊界的或寬或窄將隨社會需求變動,而動畫則是觀察社會風俗變遷的極佳研究對象;本文點出古早迪士尼動畫存有明顯的性別標簽,目的在於建構友善的性別環境,並提醒善男信女們切勿模仿OG老王子/公主,否則小心被銬上警車或被拐走。

《咒術回戰》中的七海健人有雲:「枕邊掉的頭發越來越多,喜歡的夾菜面包從便利商店消失,這些微小的絕望不斷積累,才會使人長大。」——泛科《童年崩壞》專題邀請各位讀者重新檢視童年時期的產物,讓妳的童年持續崩壞不停歇 ψ(`)ψ。

如果妳跟我壹樣,是年紀在 30 上下、出生於網路剛開始萌芽的時代,那妳的童年肯定有迪士尼公主系列錄影帶的參與。我說的不是《冰雪奇緣》、《魔發奇緣》這些新世紀作品,而是 2000 年前出版的「經典」動畫電影,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美女與野獸》甚至是《花木蘭》等電影等。

迪士尼打造了家喻戶曉的動畫王國,公主系列作品更成為很多人***同的童年回憶。Pexels

當然迪士尼近年產出的作品遠不只公主系列,但是上述作品的***通點是取材自大家熟悉的童話故事或鄉野傳奇,讓觀眾不需要多花心思便能輕松享受當代動畫技術的聲光效果。

有趣的是,迪士尼在動畫電影上前所未見的成功讓這些作品「反客為主」,成為新生代對這些故事的第壹印象。特別是公主系列的人設,讓在此之後出版的繪本、動畫創作都擺脫不了迪士尼的影子,甚至誤以為這些童話故事的原作者就是「迪士尼」。

這當然是迪士尼的勝利,卻也是整個世代的不幸。

因為誰也沒想到,這些特別適合幼齡教育的動畫片,會成為往後數十年性別平權運動的最大阻礙之壹。

別低估幼兒,他們學到的絕不止「詞匯」

約莫 2010 年開始,針對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分析研究興起。作為超過壹代人的童年代表,這些作品至今仍被許多家長視為幼童教育的首選素材。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認真看待公主系列及故事原著對新生代傳達的訊息,即時導正不合時宜的觀念。

誰也沒想到,這些特別適合幼齡教育的動畫片,會成為往後數十年性別平權運動的最大阻礙之壹 。GIPHY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根據過去的幼兒教育與發展心理學研究結果,我們知道嬰幼兒在出生後便已經開始不斷的「學習」。 他們稚嫩的大腦或許沒有成人健全的認知功能,卻能像海綿那樣吸取周遭的所有資訊,甚至學得比我們這些大人更快更好。

換言之,當迪士尼公主系列被選作教材,肯定是有設想好的學習目標。例如讓孩童提早接觸較為廣泛的詞匯,吸收故事本身蘊含的正向思想等「教育意義」。

但是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額外「學習」到的東西,卻被大家忽略了。

過度極化的性別標簽,不利幼兒認識自我

不管是童話故事也好,近代依據這些文本再創作的動畫也罷,它們多少都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文化背景。這當中藏得最深、卻也最重要的,便是社會的主流的價值觀。

兒童稚嫩的大腦雖然不比成人的認知功能,卻已能像海綿那樣吸取周遭的所有資訊。 Pexels

如果妳把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公主」與「王子」壹字排開,會發現兩類角色在設定與形象上都有壹定程度的相似性。

除了外貌嬌柔美麗,公主的個性大多純真善良、溫柔體貼,甚至得具備能用歌聲召喚小動物的超能力(這要放在故事發生的中世紀,公主們早就被人當成女巫綁上火刑柱了);王子則必須身材挺拔、面容英俊,更要有能夠拯救公主於危險之中的堅強實力,同時願意為了「愛」去親吻素昧平生的女性(這在現在就是性騷擾了)。

如果妳有在關註性別平權運動,絕對不會對上面那些敘述感到陌生。這些與「公主」、「王子」等身份綁在壹起的描述,正是平權運動試圖抹除的 「性別刻板印象」 (gender stereotypes)與 「性別角色」 (gender roles)。也就是妳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妳壹個大男生怎麽會」、「妳這麽哪裏像個女生」等社會期待。

從現在的眼光看來,未經同意為了「愛」去親吻素昧平生的女性可能是違法的。GIPHY 米奇也許不是故意的但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當然,我相信迪士尼在制作這些電影時,絕不是抱著 「我就是要荼毒下壹代把父權思想悄悄地傳承下去啦哈哈哈」 的心思(吧)。但如我前面所說,在沒有適當引導與限制的情況下「學習」是不可控的,特別是這種會在演出中潛移默化觀眾的意識形態,有時候會產生比表層訊息還要更強的影響力。

因為這些小小觀眾們並不覺得自己被「教」了什麽,他們只是很自然地憧憬「王子」與「公主」等角色,進而產生「原來要變成這樣才能當公主/王子」的信念。

但是真正適合當王子公主的人,只是少數人而已。特別是那些天生無法適應這些框架的少數族群,推崇「王子」與「公主」的框架,無異於剝奪他們獲得幸福的資格。

這對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孩童來說,是非常殘忍的事。

但是真正適合當王子公主的人,只是少數人而已。 GIPHY

其實迪士尼很早就註意到這些問題,在 2000 年後創作出各種迎合當代性別觀念的作品。例如《冰雪奇緣》及《魔發奇緣》等主打女力的作品,可說是迪士尼深刻自省的表現。

有些人會好奇:為什麽要斤斤計較,難道就不能等到這些孩子長大後,自己到社會上學正確的觀念嗎?

——說實話,還真不能。

淺談人腦的認知機制

人的記憶,特別是像性別刻板印象這樣的認知結構,並不是單純的「存取」機制。我們沒辦法像電腦壹樣直接把不需要的檔案刪掉,沒事還可以重組硬碟空間、釋放出被占用的存儲資源。我們的認知是以名為 「基模」 (schema)的知識結構為最小單位,其 構成類似於宇宙星系,由核心概念(像自轉的恒星)以及與之相連的描述與資訊(圍繞恒星公轉的行星、衛星等)

以 Sandra Bem 博士提出的 性別基模 (gender schema)為例,其核心概念便是「男性」、「女性」等生理性別。在我們剛出生之際,認知中其實是沒有相關概念的,這也是為什麽小孩子在看見異性裸體前會認為對方擁有與自己相同的第壹性征,因為在他們心中尚未建立對「性別」認知。

性別基模的核心概念便是「男性」、「女性」等生理性別。 Pexels

然而隨著成長、社會化,我們自然而然會從生活經驗與環境 *** 中「學習」與這兩個概念相關的資訊。例如我們知道師長期待男生外向、女生內向,又或者大人比較不在乎男生把自己弄臟,卻會要求女生保持整潔等。其他像是服裝、興趣、專長等我們自認為「沒有逼迫」的面向,其實都在人際互動的「潛臺詞」中傳遞給認知尚不成熟的小孩子了。

而這些「 *** 」都會成為基模的壹部份,在我們對世界有更多了解的同時,也把許多暗藏在環境裏的刻板印象給照單全收了。畢竟對孩子來說哪知道什麽是合理的、什麽又有失公允,他們只是忠實反映出環境給予的壹切。

打個比方, 建構基模就像是拿油漆在壹面白墻上塗塗抹抹。就算妳用更新、更鮮艷的顏色蓋過那些不合時宜的痕跡,它們也不會「消失」 ,只是被新資訊掩埋、沈進意識深處。

我們的認知結構更像是壹面白墻,每次接收新 *** 就是拿不同顏色的油漆在上頭塗塗抹抹。 GIPHY

妳以為自己已經擺脫這些陳舊觀念的影響,但那只是個假象。平時妳言行如常,是因為意識會主動篩選對外輸出的內容,任何不符合當下需求的表現都會被刻意壓制,也就是「見人說人話」的社交技能。

但是當我們遇到意識來不及處理的突發狀況,自動化思考就會像脫韁野馬壹樣沖出來,變成俗稱的「說溜嘴」現象(佛洛伊德ver.)。

不相信嗎?那想像下面這幾個情境:

壹間所有技師都是女性的修車廠。

壹間老師全是彪形大漢(館長等級)的幼稚園。

妳或許不會覺得這些情境「有什麽不對」,但是註意力肯定會被吸引過去,甚至會盯著看幾秒後才冒出「對,這很正常啊」的念頭。這就是雖然我們在意識裏都有相應的平權觀念,但這些 *** 仍與腦袋內建的性別框架沖突,造成「總覺得哪裏怪怪」的違和感。

也因此,當前心理學對於刻板印象的研究會更著重在 「內隱態度」 (implicit attitude)上,借由各種方法「繞過」被嚴密把關的意識表層,改挖掘個體控制不了的自動化思考歷程。

在觀賞各種作品的同時應該引導孩童思考,而非單方面對電影裏的人物故事照單全收,以便能消除作品中暗藏的刻板印象。Pexels

值得慶幸的是,刻板印象的確可以靠後天修正,但與其事後花更多時間去導正,不如在最壹開始的時候嚴格把關,確保下壹代能在開放、友善的環境中長大。

當然,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大家 *** 迪士尼而是提醒不要把偏差資訊當成唯壹資訊來源。只要做好資訊平衡,這些經典動畫電影還是可以繼續陪伴更多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標簽: 公主 刻板印象 動畫 性別教育 迪士尼 熱門標簽: yahoo 紐蟲 圓周率 雷達 康乃馨 文章難易度 剛好

  • 上一篇:甜蜜蜜簡譜do re mi式的
  • 下一篇:幼兒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範文(三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